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十个全覆盖征文
您当前的位置 :北国风光 > 文学高地 正文   
因为一本书的聚会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4 16:4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老杨退休后没有闲着。他说,退休是一种解脱,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他静下心来,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了却多年来的心愿。

  时间飞快,三四年过去了,老杨完成了回忆录,在一家出版社自费出版。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得很快。老杨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同学散住在各地,互相打电话联系,约好到一座城市聚会。这座城市有老同学五六个,这里又有当年的班长杜同学牵头,高中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也在这座城市居住。

  400多页的一本书,40多万字,一斤多沉,老杨一手提一捆,一捆十五六本,六十多岁的人,上下公交,辗转又上了火车,两只手都捋疼了。如果到站再提着,就不撑了。在火车上打电话,叫杜同学接站。

  杜同学提着小推车,早就在车站门口等着,谢天谢地,这三十多本书不用提了。杜同学推着书,带着他入住早就安排好的宾馆。

  上海的同学来了,重庆的同学来了,还有其他地方的同学也来了,几十年过去,老同学都退休了,鬓发斑白,但乡音未改,挤在他住的这间客房,唧唧喳喳,争着打开这本书,在书里寻找自己的身影。

  上学时,老杨是语文课代表,作文不错,是个才子,工作后发表不少文章。这本书记述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写的也都是自己熟悉的人。从上海来的董同学,在书里找到了自己,那时他和杨同学是同位,生活困难时,一次,是杨同学匀出半块地瓜干煎饼,暂缓了自己咕咕叫的肚子。读到这里,董同学的眼里有些湿润了。

  老杨带着书,和几个老同学去拜访高中时的班主任朱老师,八十多岁的老师白发稀疏,身体还好,戴着老花眼镜,高兴地翻这本书。重庆来的周同学靠着朱老师,帮着老师翻到这一页,指着里面的内容给老师看,困难时期,周同学辍学,为了填饱肚皮,跑到水利工地干活。星期天,朱老师走了六十多里路,把周同学拉回学校,还经常自掏腰包,资助周同学。后来周同学入伍,提了干,转业到重庆一家兵工厂工作,从厂长的位子上退下来。朱老师好像又回到从前,平静地说:“当时,如果有同学退学,心里很难受,一个也不能少,一定要找回来。”

  师生以这本书为话题,一起回忆过去的时光,畅谈师生的情谊,朱老师动情地说:“谢谢这本书,谢谢我的课代表杨同学。”几个老同学也一齐说:“老师夸得对,我们这次师生聚会,也要谢谢这本书!”(王诵诗)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和浩特迎来强降雨 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内蒙古扶贫重要途径
蓝天绿野,有一种悠扬叫长调!
查看马铃薯长势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英雄的回响——让我们一起聆听《嘎达梅林》
• 内蒙古舞蹈界未来的大咖 速来围观!
• 绽放在文化舞台上的产业之花
• 《森吉德玛》今年首演亮相鄂尔多斯大剧院
• 昭君家乡人带来《昭君故里情》
• 红色基因耀子长
• 文冠木镇纸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