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北国风光 > 典评 正文   
悦读|尘世中瞻望人性的温暖
内蒙古新闻网  17-04-12 16:3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艾里香

  《河上柏影》

  作者:阿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河上柏影》是著名作家阿来的最新小说,也是其“山珍三部”系列最后一部。前两部是《三只虫草》《蘑菇圈》。这些作品,都是阿来在藏地持续行走中所产生的思考。

  “山珍三部”系列以高原出产的3种珍稀物种为线索,探讨和思考当今社会强烈消费需求对传统生活、自然界带来的巨大影响。《河上柏影》以诗意、澄澈、优美的文笔,再现了故乡山谷河流僻远小村中的小人物,与风物生灵互相依偎的生命故事。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而这也呈现了阿来对故乡山水的深情眷恋、对温暖人性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忧虑。

  主人公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5棵老柏树下。这5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汉藏混血儿王泽周,从小一直对卑微木讷的父亲和曾因家世沦落而备受男人欺凌的母亲充满着怨恨。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市读大学,在学校里也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因工作关系又与贡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上博弈对峙……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怨恨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中、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阿来描绘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现代化对传统村庄的冲击。通过王泽周的经历,一幅岷江岸边30余年的画卷徐徐铺展开,纵然发展缓慢,但村庄并非停滞不前。正如阿来在序言中所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

  阿来的笔下既有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也有现代化的陷阱,但阿来的过人之处则在于他无意陷于这样的争论之中。从面上看,《河上柏影》是一种记录一种见证,这也是作家的一种基本责任与使命:他试图记录下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人与物,否则那些人与物就好像从来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过一样,更不会有诸如对人类社会进化中种种现象与进程的反思与彻悟。在作品的结尾,当自己的家和那5棵岷江柏彻底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一向木讷懦弱的父亲,竟然敢为了儿子冲着贡布丹增大声嚷嚷,而此时的王泽周在心中升腾的不是愤怒与宣泄,而是对父母对孩子一股暖暖的温情与爱意。这就是阿来寻求的那种平衡: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在人情特别是亲情之间,总是该保留一些美好的东西,而作家更有责任来张扬、来讴歌这样一种美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倩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巴彦浩特至英雄会会场公路开工建设
热带水果在葛根庙安了家
锣鼓喧天
额济纳旗在6年内要种植120万亩梭梭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四月荧屏大剧扎堆 《人民的名义》领跑
• 观察:开发知识财产急不得
• 寻求传承的多元途径 在创新中与传统邂逅
• 评:短视频为何叫好不叫座
• 《人民的名义》从遇冷到爆款
• 《等着我》回归央一黄金档
• 聚焦“文化节目热”:不喧哗 自有声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