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北国风光 > 典评 正文   
悦读|理性的《追问》
内蒙古新闻网  17-04-12 16:3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辛华

  《追问》

  作者:丁捷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反腐“零容忍”、“打虎”无禁区、“猎狐”撒天网、扼“四风”咽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一批腐败分子相继落马。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在没有掌权的时候都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而在掌权之后却成了腐败分子,权力到底是催情的春药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什么集中全党智慧织就的恢恢天网在某些人手上却成了关猫的牛栏?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

  《追问》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反腐警示录,通过一群落马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深刻揭示腐败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这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施教于先、以案明纪,通过文学的形式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一个有效探索和创新,能够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本书与其说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穿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不如说是一部党风廉洁建设的鲜活教材;与其说是一部与所谓“落马者”正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不如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倩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巴彦浩特至英雄会会场公路开工建设
热带水果在葛根庙安了家
锣鼓喧天
额济纳旗在6年内要种植120万亩梭梭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四月荧屏大剧扎堆 《人民的名义》领跑
• 观察:开发知识财产急不得
• 寻求传承的多元途径 在创新中与传统邂逅
• 评:短视频为何叫好不叫座
• 《人民的名义》从遇冷到爆款
• 《等着我》回归央一黄金档
• 聚焦“文化节目热”:不喧哗 自有声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