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剑平的诗集《寒江雪》(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感受颇多,尤其是作者从生活出发又去写生活的创作方法,是值得称赞的。

诗集中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大雪颂》,那热烈而豪放、激越而昂扬的行行诗句,迸发出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形成一种时代冲击波,猛烈地碰撞心灵。“大地寂静了,再没有车轮与石子的交响/空气净化了,再不见尘埃和败絮的交欢/啊,大雪,整个心灵都因为你而美好/啊,大雪,整个天地都因为你而浪漫。”这雪的景象雪的氛围不仅仅涂抹出壮丽的北国风光,更重要的是通过诗人具有个性的审美意识,来揭示精神境界,表达追求和力量。作者接着写到:“只有大雪,才不愧天之骄子/把落叶化为大地的血浆,注入无边的沃田/只有大雪,才不愧地之先贤/把身躯溶进厚土,萌出生机一片”。这里只是赞美雪吗?不!作者以澎湃的激情和精巧的联想,着力表现某种思想某种理念,引人感悟生命。雪“不思念绿色”,雪“正预告春天”,这就是雪的意义。移情入景,以景抒怀,沸沸扬扬,丝丝入扣,让我们的心胸激荡不止。
新颖生动的意象里,倾注真情实感,寓情于理,理中含情,诗意自然浓烈而深沉。《岩石颂》就是这样一首好诗。先写岩石的寂寞、笨拙、愚蒙,甚至丑陋,但因形象的语言深含情意,却使人对岩石生发好感。接着,作者以独特的气质写出自己的发现:“没有岩石,世界多么单调/没有岩石,山河多么冷清/没有岩石,人类怎么生存/没有岩石,时代怎么飞腾/没有岩石,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岩石,就会一片凋零/没有岩石,就没有风姿/没有岩石,就没有豪横”。这里一连8个排比句子,反差构建,逆反营造,如激流喷泻,似大浪拍天,抒发了对大自然火辣辣的热爱,也把岩石的风貌和实质告诉给大家。结尾,尽管岩石无人过问,或者任人践踏,但它“一生都在磨难,一生都在献奉”,“生来就去立足,落地就为牺牲!”铿锵有力,摇撼心灵,观念鲜明,意境优美。至此读者也许会感到,这不是写岩石,而是在表现人生。古语“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
又如《蛟流河情思》,这条河一直流淌在作者的心间。河里漂流过他的童年,碧波间有他的寄托,仿佛每一朵浪花上都闪烁着他的梦境,因此,“蛟流河奔流十年,我寻找十年。”感情朴实、真挚、细腻、锐利,把一条生命之河了无痕迹地融进诗的意境之中,使其超然,让我们品味到北方风土人情所特有的特色和韵味。中国诗学提倡言外情、笔外话、弦外音、味外味,剑平似乎在着力把握这一点。请读下列诗句,你会想得很多很远:“而你,沉迷怃然的蛟流河/一河爱水,空空逝去/向着远方,向着远方/静悄悄,静悄悄”。
《梦》这首长达159行的抒情诗,捕捉来自然和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象,用诗人艺术的眼光透视分析以后,以密集的意象和美妙的联想直抒胸臆,展示命运、理想、前途与希望这个主题。什么是梦?作者一连用了12个比喻,形象生动,意境如画;随之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地表述生活里没有泪不行,而没有梦更不行的道理。其情其意,明朗而含蓄,精炼而深刻。“既然是梦的使者/就要为梦去跋涉/梦就意味着付出/没付出哪有会心的歌”。精义妙理,使这首诗达到感情的沸点。
剑平的诗别具一格,与他的思想、性情、阅历和学识是有直接关系的。“小草香甜甜进入梦乡,梦中还带着醉意”(《草原情愫》)。一汪诗意,那么幽深,那么鲜活。“森林给我们灵魂,那是思想的桅杆/森林给我们光明,那是生命的视线”(《森林颂》)。这不仅仅富于哲思,而且是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令人回味无穷。呼伦贝尔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这为诗的诞生提供了情境和氛围。因此,剑平状写风情,突出地域,他的诗就有了独特的色彩和情调。像《草原情愫》《沙土地情思》《茫》和《小路》等篇章,鲜活的意象中流动着边疆和民族特色,加上渲染、衬托,并溶入主观感受,就有了历史感和时代性了。
剑平的另一类诗是表现人生感遇的,其风格简约而灵动。他的这类作品大多是捕捉到瞬间的人生感悟,描绘一段感悟的流程,属于他自己的真切体验。诗作是真善美的心灵图像,不同角度地表现了爱的本质。“你的脚步在说/去了并未忘却/你的表情在说/情思让人肠断”。(《归去来兮》)聚散匆匆,却永世难忘,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孤独的姑娘》这样写道:“你的一汪秋水,为什么闪着亮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隐秘,尽管朦朦胧胧,却是真切的。“不要却步地狱吧/地狱也埋劲草/一切都会再生/再生才有创造。”(《如果我再生》)这透明的真诚,这火热的爱恋,如星光在读者的心中闪烁。剑平用心说明爱与人的本真状态是统一的,他的这些诗也就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剑平把他新写的几首诗也收进了《寒江雪》,让人们看到了他诗歌创作的飞跃与升华。《站在大地》这样写道:“落雨/总无期/大地干渴/我更干渴/讲不出话/哪还有歌……”鲜明、尖锐、铮铮作响,直撼心灵。《大雪覆盖了大地》这首只有12行的诗,把雪日来到蒙古包的所见所闻描写得细腻、生动,泛起缥缈空灵的声音。这声音把人们带进了美好的生活,同时走进诗人营造的高卓、深远的艺术境界。“司机敲开那没有上锁的门/在蒙古包里等待日出”。结尾这两行诗韵深深,余味无穷。
诗贵真,诗贵美,诗贵有情。黄剑平不管是感慨人间生活、社会现象,还是抒发个人情怀,皆求真求美,情酣墨饱,引人入胜。清人吴乔在《围城诗话》中把诗比喻为酒。他说“诗”道性情,如米“酿而为酒”,“形质尽变”,饮之即醉。读黄剑平的抒情诗,振奋、情爽,感悟中亦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