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漪是个生长在川西的女画家,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偶然救活了一只刚刚出生仅五天的小狼,从此开始了与狼共舞的生涯。她把小狼带回都市喂养,并为它起名“格林”。两个月后,格林狂野和嗥叫的狼性开始显现,同时也陷入自我确定的茫然和没有同伴的孤独,对人类的不设防更让它的都市生活危险丛生。李微漪决定带它回到草原,让它重返狼群。
这个真实的故事曾被李微漪写成纪实小说,于2012年出版《重返狼群》。如今,这段经历被登上大银幕,影片的导演正是当年和李微漪一起救狼的朋友亦风。李微漪说,她给小狼取名为格林,是因为童话里的狼都非常凶恶、狡诈,但格林的到来改变了她的想法,她也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讲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格林童话”。
主持了多年《动物世界》栏目的赵忠祥已经是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半个专家了,他对这部电影的主创表达了感激之情:“长时间以来,欧美也好、中国也好,人对狼是有恶感,甚至是仇恨的。如果能把这个种群作为我们的动物朋友,去关心它们,真是开了一个先例。”90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也亲临首映礼支持这部电影,他几年前就读过《重返狼群》这部书,深受感动,他说:“小狼的感情很真挚,这一点我觉得很多人应该惭愧,社会把我们的一些人磨炼得有点狼心狗肺。我觉得这部片子最大的一个历史功绩,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动物的情感和内心。”
严格意义上来说,《重返·狼群》是一部纪录片,可无论是画质还是音效,这部院线电影都显得相当粗糙,剪辑也有些业余。其实,最初李微漪和亦风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格林的故事会呈现在大银幕上,只是想留下一些影像资料做纪念,所以很多镜头都是用手机抓拍的,像素不高。后来在漫长的跟拍过程中,亦风的拍摄设备也一路升级为家用DV、专业摄像机等,因此观众能从成片中看到不同时期影片画质的变化。尤其在风暴严重的草原上,收音遇到很大困难,导致后期只能通过补录来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从救助小狼到将其送回草原,李微漪和亦风拍下了长达1000多小时的真实影像,两人将这些珍贵影像进行整理剪辑,前后耗时7年之久才完成了影片的制作,实属不易。亦风坦言,自己并非专业导演,只是凭着对小狼格林的爱,想把这个关于生命和自由的故事,用最真诚的方式展现给大家。而他和李微漪也堪称国内最小的电影制作团队,从摄影、剪辑到翻译的整个流程都由两人亲自完成。
回忆起在草原上的那段日子,李微漪很是感触。虽然那时候面临着严寒饥饿和盗猎者的威胁,生活十分艰苦,但格林种种通人性的举动让他们觉得非常暖心,也正因为怀揣着对格林的爱和责任,他们才能不断和自己较劲,最终成功送格林重返狼群。对生活在城市的观众来说,两位主创与野生狼群近距离接触的安全问题,最令大家好奇与担忧。亦风回忆,两人刚进入狼山时,每晚露营远远听到狼嚎声都会心惊胆战,曾经与狼的最近距离仅有50米。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慢慢发现狼其实是怕人的,此后用了四个月时间与狼群建立了相对和平、互不打扰的关系。影片中也展现了中国境内首次由个人拍摄的最大规模野生狼群活动影像,这些镜头珍贵不已。
《重返·狼群》中,人与狼的相处如同母子般亲密,浓烈的情感也让这部纪录片显得不那么“客观”。对此,李微漪坦言,他们并非专业的纪录片人,无法以一种第三者的目光去看待小狼格林,因为在那段相处时光里,他们已经将格林视为亲人,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在送走格林之后,他们一度很失落,所以她将格林的故事写成小说,做成电影,不仅希望借此留下那段记忆,更是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到狼群,关注到草原所有的野生动物。
影片的最后,草原上又传来了格林被盗猎者抓捕的坏消息。不过导演亦风透露,当他们赶赴草原后,才发现这一消息有误,格林现在已经成了新一代的狼王,有了自己的后代和家庭。但由于草原上盗猎现象严重,格林和它的家庭依然生活艰辛,随时面临陷阱。这也让他们迫切地想把这部电影早点搬上大银幕,希望改变这一物种被不断猎杀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