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国风光  >  典评   
读书有方法 也讲究艺术
内蒙古新闻网  17-09-05 10:00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国际阅读学会”报告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全民阅读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能否开展好,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这是阅读的客体、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的工具与武器。虽然,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遍读并选摘读书方面的文章是我工作的一项内容。我深知,那些谈论读书的雅文,如漆黑雨夜透出窗外的一缕暖暖的灯光,又如寒冷冬夜室内燃烧的火炉,可以给人带来温暖与力量,能够为人指明前途与方向。于是,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编人民出版社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邓拓、老舍、冯友兰、杨绛、顾颉刚、汤一介、张炜、楼宇烈、陈平原以及王安忆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作者人生阅历丰富、经历各异、著述颇丰,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4篇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这些文章所具有的正能量、劝人向书的精神,无疑为当下社会增添了一抹醉人的新绿,又为当今读屏甚于读书的社会风气吹来一阵涤荡的新风。

  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说。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总的来讲是通过这样一些阅读来开阔我们的眼界,改变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智慧。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张炜先生认为要看“老书”,“老书”是当家的书,是能够传之久远的书,是时间留下来的金块。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书,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初读书的时候最好什么书都读,不要才见了一个便忙不迭地“定了终身”。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要关注现实生活,要结合自身的社会阅历与人身体验,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把书读活。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读书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丏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汤一介先生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奉为自己的读书观。由是观之,读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需要读书人加倍勤奋地付出,同时,读书还要做到活学活用。

  读书更是一门艺术。通过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作家何永炎先生提到跟很多读书人一样,自己也有着枕边阅读的习惯。作家陈村认为,读书的最佳姿势,“当然以躺卧为首选姿势”“能躺着看的书方是好书”。

  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帧雅致的好书。《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对当今的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多一点书香味,我想,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刘永红: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副编审)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05日16版)

[责任编辑 张睿]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音乐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上演
全区优秀小戏小品展演首府开演
桑格尔读秒进球 呼和浩特队主场战平
【现场】骏马奔驰备战比赛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乡村复兴,守住文明之根(一线视角)
• 豫剧人的文化担当
• 八月的草原花团锦簇 ——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鸽群放飞之际
• “临川四梦”不是梦:考古揭秘文学巨匠汤显祖家族史
• 大地的语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国际扫盲奖
• 语文教材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