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国风光  >  典评   
微博
Qzone
《弟子规》如若遭遇当下
内蒙古新闻网  18-01-31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文汇报 
 

  《小欢说〈弟子规〉》

  王欢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夏学杰

  这是以当下人之观念与境遇来评说《弟子规》的一本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代“国学”生员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小欢说〈弟子规〉》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规矩作了现代解读。作者在序言中写道:“有人可能会认为《弟子规》是封建糟粕、教条,是一种统治工具,让民众学会服从,便于管理。这方面我不作过多评论。我所希望讲述的只是经典中的智慧。其中的很多智慧,包括做人的道理,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我在解读的时候,试着把中国传统思想中活生生的智慧拿到今天,以今天发生的事情、今天的价值观为基础,将其变成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经验和方式。”

  该书共分为90篇,写作形式是每篇摘录一两句《弟子规》,先简要地做一下白话文翻译,然后联系现实生活予以详细解读。为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作者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让正文与插画相得益彰。

  书中在解读“首孝悌”时言:什么是孝?有人说孝就是顺,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这样是不对的。无论是孝,还是悌,都是关于爱的。出于爱,你怎么做都是孝;没有爱,你怎么做都不是孝。如此理解孝,倒也简洁明了,有助于解决子女在具体生活中的两难困境。作者说:“每个家庭关系都是复杂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本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诠释孝。”诚哉斯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是非对错很难理清。

  作者谈到“次谨信”时说:“什么是诚信呢?诚信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不骗别人更容易做到一些,不骗自己却很难。我们常常自己骗自己:想减肥的人遇见好吃的,总为自己开脱,说下顿起一定管住嘴、迈开腿;或者我们心里有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但是因为受到社会、家人或者经济上的压力而没有选择,于是活在一种很拧巴的状态里,既不甘心放弃理想,又无法安于现状。这些都是自己骗自己。”这显然是作者自己的生发,不过,写得倒颇接地气。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该书在解读这句话时说:文化知识是排在亲近仁爱之后的,而如今,我们的教育本末倒置,把学知识放在第一位,导致培养出很多脑子聪明的“恶”人。如果没有“德”做根基,教育的一切都是“术”——技术。其实,我们当下学习国学,其意义恰恰就在于重拾人文精神。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啃秋”迎立秋
敖包相会
巧穿七孔针
【现场】七夕节 打卡内蒙古博物院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立秋何必悲寂寥
• 首届内蒙古音乐节15日锡林郭勒唱响
• 七夕节来内蒙古博物院体验传统文化
• 讴歌祖国繁荣:兵团战士知识青年重返乌拉特
• 全民起舞
• 内蒙古10条红色旅游线路 带您重温峥嵘岁月
• 微电影《蒙古族家风》开拍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