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绘画艺术——评《中国绘画横向关系史——丝绸之路与东方绘画》
内蒙古新闻网  18-11-09 10:1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丝绸之路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够了解它。绝大多数人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局限于长安、洛阳、河西走廊、西域,而实际上,丝绸之路一共有三条,分别为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超过了6300公里,所辐射的区域往西远至地中海,往东远至日本海。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丝绸之路》中曾经这样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最长的路。”中国的丝绸成为世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品。而这条路所传播的,不仅仅是货物,还有文化的交融、艺术的整合。

  《中国绘画横向关系史——丝绸之路与东方绘画》一书所要叙述的主题,则是围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绘画样式进行讨论,并探求其中与中国绘画之间的渊源关系,从美术史的角度来带领大家了解丝绸之路的另一面。

  《中国绘画横向关系史——丝绸之路与东方绘画》商务印书馆2018年9月

  本书的作者从年轻时候从事东方美术史的教学工作,一生都在研究东方美术史,他在教学的过程中,偶然间感觉到东方的主流绘画,都在丝绸之路的沿线上。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学术课题,也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要诠释的主题。

  本书的框架非常宏大,向读者介绍了波斯细密画、印度细密画、印度阿旃陀壁画、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绘画、中国的壁画以及院体画文人画、朝鲜绘画、日本绘画,与此同时,作者还在书中简要介绍了古代欧亚大陆草原美术、伊斯兰美术、中亚西部美术等内容,可以说知识含量非常的丰富。而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方面扩展了视野,知道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美术概念,另一方面也切实了解到这些不同的绘画样式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间有联系的。如书中就有提到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匈奴青铜器样式与斯基泰人的青铜器样式二者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推测是否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也受到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强烈影响。而在丝绸之路的沿线上曾经一度流行洞窟艺术,保存至今的有巴米扬大佛、阿旃陀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榆林窟等都可以作为佐证。印度的犍陀罗造像艺术传至中国并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交融,“天竺遗法”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被发扬光大。而中国的绘画又深远影响了朝鲜、日本的绘画,日本的版画直接受到了明代画家仇英的影响。日本的浮世绘又进一步影响了欧洲的梵高、莫奈。这些有趣的艺术交融都真实地发生在丝绸之路上,像是有无穷的密码等待人们的开解。

  无独有偶,日本的顶级画家平山郁夫也很热爱中国的绘画艺术。他的一生在丝绸之路沿线奔波了150余次,但是他唯独钟爱中国的敦煌艺术,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按照他的话来说,从敦煌的绘画中不仅可以了解日本绘画的源流,甚至可以了解东亚绘画的共性。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曾经在中国,现在那些文化很多已经见不到了,但是在保留的绘画中还可以见到。

  本书共50万字,600余幅插图,无论读者对东方美术史了解多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品味到独特的滋味,是一本越读越有味道的书。(记者 李卓)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