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
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牵手交融;
这就是呼和浩特,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
一座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团结进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乳都等诸多殊荣的美丽城市。
一座连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城市,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里更是一方热土,各族干部群众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奋进。
“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在这片1.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呼和浩特蒙、汉、回、满等42个民族312万儿女,风雨同舟,心心相印。
未来,呼和浩特要在全面提升首府首位度上下功夫。
着力提升经济发展首位度。围绕乳业、光伏材料、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现代能源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具有先进水平的产业。
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首位度。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草原都市的目标,着眼于加快补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短板,打造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城市,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首位度。围绕发挥优势、缩小差距的目标,不断激发首府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创新热情,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着力提升文化发展首位度。围绕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重要定位,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大力发扬首府包容融合、恪守信义,一往无前、吃苦耐劳等精神品质。
着力提升安全建设“首位度”。以推进平安首府、法治首府、和谐首府建设为重点,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提档升级,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新时代,呼和浩特各族群众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03.5亿元,是1949年的1045倍,年均增长10.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从1949年的75.9:8.6:15.5升级演变为2018年的3.7:27.6:68.7,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8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65元、1719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4.3%、28.4%,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全市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9平方公里发展到26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3万人,城镇化率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