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枫叶美,映红扶贫路——谈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
内蒙古新闻网  20-09-02 20:3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枫叶红了〉剧照。

  我的专业职称是编剧,也写过扶贫剧,对眼下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枫叶红了》很感兴趣,尤其本剧还是在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的科右中旗拍摄,更感亲切,所以未播出前就充满期待。

  该剧现代感十足,似乎每个画面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棵棵盆景似的五角枫,集中凸显出丰润辽阔的科尔沁草原明丽清新、蓝天白云、莺飞草长的特质,以党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策光耀下的乌喇岱嘎查为背景,以我们身边的农民脱贫故事,展现出新时代美丽乡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主动请缨到嘎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韩立与嘎查书记宝峰,两人坚持党性、密切配合,誓要让贫困户都“脱贫摘帽”富裕起来。无奈“小村庄大世界”,嘎查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以及陈规陋习、不求进取等等现象与思潮导致扶贫工作痛点、难点很多,给脱贫攻坚造成了诸多困扰。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目标,他们始终以“钉钉子的精神”,咬紧牙关、以点带面、各个击破。

  剧中脱贫攻坚最难的四个家庭有寡妇高娃、酒鬼白银宝、赌徒刘长利、懒汉包七十三的家庭。他们可谓各地贫困农户的代表,有着不同的弱点和难处。加上原嘎查主任张志龙父子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使这几个穷家个个成为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村民高娃虽说是女性困难户,丈夫病逝后家里有老有小负担重,还要偿还不少债务,但这个自强不息、不怕吃苦的女子有志向,热盼改变,就是缺少扶贫引导和帮助。于是村里想尽办法帮她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了可以直接帮扶的对象,高娃更是通过学习民族刺绣手艺,出类拔萃地走出了脱贫之路;酒鬼白银宝因遭遇一些不幸、不公,从而破罐破摔、嗜酒如命,老婆也忍受他的作为跑了。后来是韩立书记一次次“真扶贫”的态度,甚至是“豁出命”的帮扶表现,感化、征服了这位老人,他下决心要“活出个人样”来。白银宝戒酒后一再拒绝村人的恶意诱惑,精心饲养起了奶牛;村民刘长利好赌成性,整天琢磨赌钱,家里穷的叮当响,妻子更是愤然离家。在韩立与宝峰两位书记的多次帮教下,刘长利逐渐有了转变,村里安排他做饭的工作,发挥了他的特长。

  剧中最令人挠头的要数懒汉包七十三了,他们夫妻俩是“享受型”,已经懒到了“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境地,上面给钱给物,他俩很快就大吃大喝挥霍掉。他们家破土房、黑屋子,他们整天围着破被褥呆着,脑子里全是不劳而获,整天盼着天上掉馅饼。而且这夫妻俩任谁劝说都没用,加之坏人挑唆他们跟村干部对立,他们成了“针扎不进,水泼不进”贫困钉子户。尽管这样,第一书记韩立也憋着劲的“不抛弃不放弃”,多次登门循循善诱,用诚心打动他,用耐心劝说他,想办法帮助他……

  草原枫叶美,映红扶贫路。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冲刺脱贫“最后一公里”的紧要关头。电视剧《枫叶红了》拍得接地气、入人心,把精准扶贫大时代背景下,广大扶贫干部的沐风栉雨、步履艰辛的奉献与拼搏精神展现得活灵活现。是的,挫折压不垮扶贫一线的领头雁们,像剧中韩立和宝峰两位嘎查书记就是现实生活中脱贫攻坚路上的优秀代表。为了乡亲们尽快脱贫摘帽,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干劲,把“钉钉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借此剧,让我们向所有的奋斗中的扶贫干部致敬。(陈小秋)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