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多日之力,拜读了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原副社长王占义先生组织编撰的《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该书2020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字数74万,其规模之巨大,结构之宏伟,记述之精准,价值之丰厚,在内蒙古史书中极为罕见,堪称力作。纵观全书,除却极高的史学价值,其工具性与学术性兼顾,是学习和收藏的上佳之作。因而,广受学界专家、大众读者的欢迎和赞誉。
《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以365日为经,以该日历史上内蒙古发生的事件为纬,按事件发生的年代先后编排史实,是名副其实的“系日为次、列时岁备载其事”,为我们提供了堪称典范的纪日编年著述体例。该书时间上限可以追溯到1667年7月21日,清王朝编成阿巴哈纳尔右旗为札萨克旗,隶属于锡林郭勒盟。下限则延展到2020年5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通知》。
从内容上看,《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展示出王占义先生作为编纂者驾驭史料的功底和开阔的眼界。编纂史料的详实完备,无疑是著述一部史书的前提与基础。内蒙古方志史料、文集史料、档案史料、党史资料、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辨、钩沉工作浩繁。而之后对史事的披沙拣金,鉴别、拣选更能凸显编纂者的深邃的眼光。王占义先生选择得以进入条目的史事,其在横向的史料选取上尽可能地囊括一切对内蒙古具有较大影响的军政民生、典章制度、丰歉灾情等重大事件;在纵向的穿透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均被收入其中,尽可能地让史料本身提供连续性、多元化的历史画面。作为读者,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一条直观的史料,纪日编年,相互缀连。看似琐碎万象、杂繁纷呈的史料,被编纂在一个井然有序的体例序列之中,以点连线,足以呈现出一个内蒙古历史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过往的沧桑岁月。《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每一日收录的史事条目都见证了内蒙古的峥嵘过往和巨大改变。从封建王朝的分而治之;到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残酷压榨;到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求得共同的翻身解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旧貌换新颜,成为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内蒙古的巨大变化和党的领导、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紧密相连。为推动内蒙古的经济转型和升级,中央将煤制油、煤制气等一批国家重点示范工程项目,放在内蒙古自治区。
读《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让我们在回眸凝望中聚集力量,坚定的向未来出发,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文/冯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