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内蒙古新闻网  20-10-16 09:5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盛夏落日的余晖洒在科尔沁沙地上,光着脚踩在上面感受柔软的沙子带来的舒适感,心旷神怡!

  茶余饭后和亲友在村中闲逛,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远远地听到嘹亮的歌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牛儿肥,挥动鞭儿响四方,百灵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久违的天籁之音,温暖着我这归乡游子日思夜想的心。让人听了感触良多。且放慢脚步,仔细聆听。待到歌曲结束,是谁引吭高歌?这么好听!是咱们村巴图在唱,他现在可是远近闻名的歌手。得到答复后,我不禁回忆起陈年往事:

  既是同学又是同桌的巴图,小时候淘气被马踢伤,经历一次大手术。天生就是头大,因此大家给起了外号叫“大头”,许多年未见,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

  边走边想的我慢慢朝着记忆中老同学家的方向走去。当我们快到的时候,远处的犬吠提醒着主人有陌生人靠近。不一会儿,远远地传来了一声:“谁来了?”看见不认识的我们便往里喊:“爷爷,来了我不认识的人”。没一阵儿,看见一个高高身影朝我们走了过来,人没走过来,手伸了过来,两个紧紧握住的手和眼中泛着的泪光都让我们情不自禁。巴图,这位多年的同窗好友,真是许久未见。

  多年不见,巴图的变化很大,变得更幽默、健谈。老同学见面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尽的趣事。回想起嬉戏打闹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曾经一起玩耍的时光在眼前如电影般转瞬即逝。聊天丝毫不影响巴图为我们准备拿手的手把肉,熬奶茶。时间飞逝,香喷喷的羊排和热乎乎的奶茶很快上桌。老同学的热情让人无法拒绝,很少饮酒的我举起酒杯,向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致敬。

  经过细致了解,巴图人缘好又勤快,不管是务农还是放牧都早出晚归。日子越来越好,家里有二十多头牛。虽然不是特别好,政策的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使得他成为家乡脱贫的代表,有着成熟且科学的方法,扶贫政策使得全家以及全村受益。

  还记得小时候的他,爱捣乱而且经常被老师罚站,小学毕业便退学了。因被马踢伤动手术使得家里欠下很多外债,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成为低保户。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他们家庭状况逐步好转,目前已经成功脱贫,还清了欠下的外债,原本分配的黄牛甚至繁殖到二十多头。

  他在农村结婚早,两个孩子,长子和他一样不爱学习很早退学,成为务农的重要帮手,目前已经成家。他很后悔年轻时候没有更好地接受教育,特别羡慕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因此他经常教育孩子要成为有知识的人,做个有文化的人。老二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愿望,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国家政策力度大,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政策;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十分重要和正确的规划。这多亏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使得农村解决了困扰几代人的贫困问题。

  政府给农村贫困村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资金支持来养殖黄牛。因为科尔沁草原是世界少数未被污染的草原之一,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优质的牧草、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自然的放养方式,悠久的畜牧培育出优良科尔沁肉牛品种。科尔沁肥牛的肉组织嫩化、口感鲜嫩,获得过多项国家贸易认可和国家级有关认证并出口多个国家。品种好的黄牛犊可卖至一万元左右,成年黄牛可卖至两万元左右。现如今成功脱贫的巴图,十分感谢党和国家,很庆幸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

  看着老同学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很满足也很激动。对于这次的回家探亲感到特别开心,开心之余还有很深刻的体会。重走一遍小时经常玩耍的地方、摔过跤的沙滩、走过的乡间小路、采蘑菇的树林,找到了童年的感觉。其次,发展畜牧业后家乡老百姓外出打工的逐渐减少,很多人选择返乡养殖黄牛来脱贫。百姓的日子渐渐富起来,我就满足了、踏实了。科尔沁是抚育我养育我的摇篮,那是我永远的家。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情怀一刻都不停,因为我的根在科尔沁。

  日已落,浮云见证了这片大地的变迁,依稀记得点点星空下那个坐在院子里眺望远方的孩童已经长大成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和家庭而努力奋斗着。即使有再多的不如意,回到家乡,看着这些熟悉的场景,追忆往昔。让一切都平静下来——感受生活、感受平凡、感受自然。因此,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自己!(包桂花)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