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戈壁
内蒙古新闻网  20-10-31 15:20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无论相隔多久再次踏入,戈壁依旧会给我带来安宁和温暖,就像是小时候坐在火炉前听爷爷讲来自天南海北的故事的夜晚,一边烤火一边听着,脑海里不断闪过故事中的场景,窗外黄沙遍野牛羊安睡,耳边有柴火的噼啪声和大风的歌唱声,而童年寂静美丽,我拥有世上最安稳实在的幸福。

  这是我需要娓娓道来的回忆和念想,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不止一次走进戈壁,或踽踽独行,或与众人同乐,也看过了世间许多美而感人的故事,却再也没有哪一个能够像童年夜晚的古老故事一样让我印象深刻。

  爷爷在讲完故事后自己本身也变成了故事,他消失于人海中,消失于同样寒冷却没有火炉傍身的冬季夜晚。他无法陪伴我走完的路都由故事陪我继续,他将我送到人生的渡口,那些艰险又迷人的峡谷和深山只有我自己能走,唯有戈壁与我同行。这是残酷又真实的人间真相,生活最艰难的部分必须由自己亲身涉足,再亲近的人也只能同行一段路,剩下的万里星河需由自己点亮。

  我不停歇地走着,想要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出戈壁,脑海中不由想起刘慈欣的一段话:想想你拿着这么一根小蜡烛,放到戈壁滩上去点燃它,也许当时没风,真让你点着了,然后离开,远远地你看着那火苗有什么感觉?孩子,这就是生命和人生,脆弱而飘忽不定,经不起一丝微风。

  岩石被洗净了灰尘,上亿年光阴流转、沧海桑田的痕迹开始浮现,低调的锈红色、深烟色、浅橘黄色、织锦灰色、雪紫色、百草霜色、春蓝色渐渐显露,被雨后的阳光一照,戈壁陡然有了梦幻斑斓的意味。沙粒不再蒙尘,一沙一世界的小小乾坤里折射着雨滴的精致和灵巧,蹲下去细细看,发现原来沙粒也有不同的颜色,形状上也略有差异。整个戈壁是上帝的首饰盒,沙粒是镶嵌在发冠上色彩瑰丽、造型精巧的各色宝石。

  虫子趴在洞口探出触角来小心翼翼感受着世界的变化,它们扮演了戈壁中渺小而灵动的角色,用永不停歇的搬运、跋涉、寻找和探索诠释着生命不朽的篇章。牧草已过了最佳生长期,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衰败枯黄的趋势,一场雨虽然不能改变它们的生命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它们拔节生长

  的希望和勇气,在地面上的那部分岿然不动,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却正铆足了劲暗暗积蓄力量,为下一次葱茏创造条件。

  高处的是骆驼、沙丘、野树和天空,它们各自都像真正的山峦一样矗立远方,屹立不倒,暴雨和洪水也许可以摧毁堤坝和河岸,却不能轻易击倒它们,反而使它们的形象更加鲜明,让山峰更像山峰。

  骆驼吃饱了牧草,凉爽的季节开始催促它们积累脂肪,为过冬做准备。雨后,一群骆驼排着长队穿越戈壁,曲线优美的驼峰高高耸立,随着步伐走动轻轻晃动,此刻我仿佛不是身处苍茫戈壁的思乡游子,而是坐在火车硬座上观察窗外疾驰而过山峰的旅客。那晃动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律动,有着令人无法逃脱的韵律和魔咒,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看到每一座驼峰都变成了一盏风帆,也第一次明白了“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的真实含义。

  沙丘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面柔和一面锋利,大雨在侵蚀过沙丘后又最大程度保留了沙丘的面貌,踩上去沉甸甸的,令人心安。树也被洗净了枝叶,在阳光下闪着油亮亮的光,长年恶劣的环境让它早已适应了干旱,只要一点点雨水就足够满足。天空湛蓝,也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一望无际、辽阔万里,戈壁在雨后的天空下无限延伸着,延伸着,直到太阳落山,世界没入黑暗。

  我站在戈壁边缘回头遥望,计算自己再次回来的日期。我为什么不惧怕与戈壁别离?因为我要用尽余生与它一次次重逢。文/李 娜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