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总是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大雪,冬天显得特别漫长。每到年关,我都会想起儿时的一些趣事。
四妹从小就喜欢美术,经她描画的梅花,小鹿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每年交九那天起,心灵手巧的四妹就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来,人们熬过了冬天,盼来了春天。
每天晚上睡觉前,四妹就用毛笔蘸上红色水粉,在油灯下把贴在墙上的那一朵梅花瓣晕染成红色,颜色非常鲜艳。看着她拿着笔描红梅瓣的样子,我们盼望春天的心也跟着进了一步。整整八十一天,消寒图涂完了,一幅美丽的梅花迎春图也赫然纸上。过年时候,来我家拜年的亲戚朋友都夸赞妹妹巧手。
三妹喜欢做手工,在大年前几天,三妹找一小棵形状酷似梅花的榆树枝,用粉色或红色的皱纹纸做成一朵朵小梅花,然后把小梅花用细线固定在树枝的芽苞处,一株盛开的梅花就做好了。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一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极有耐心的,她总是踏着厚厚的积雪,在大榆树上折下榆树枝,她说这样的树枝做出来的梅花才更像盛开的梅花,惹得邻家小妹也学做梅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三件事就是种蒜苗。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搪瓷盘,把剥去皮的蒜瓣一圈圈摆放在盘子里,放到窗台上。最好盘子底部放些麻丝,利于蒜吸收水分生根发芽,看到盘子里的水不多了,就赶紧蓄水。不出三五天,每个蒜头上就生出绿色小芽了,一家人看到蒜发芽了,都很高兴。过年了,蒜苗也长高了,绿绿的蒜苗既带来了浓浓的春天气息,还可以割下来炒菜、调汤。一茬割完又长出一茬。
第四件事就是生黄豆芽。这可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把黄豆放
到筛子里拣去小石子、杂质和破损的豆子。那时候都是用石磙子打场,难免会混进小石子、小土块等,所以一定要捡得干干净净的,才能生出好豆芽。生豆芽讲究也很多,温度要不冷不热,冷了出不全,豆子就容易粉;热了怕烫着,总是小心翼翼的,热了放到凉处,凉了放到热处。自家土法生的豆芽胖胖的,芽儿短短的,吃起来有一股韧劲,越嚼越香。豆芽生出来了,年的脚步也就近了。
冬季的寒冷中透着春的气息,冬的到来,其实是春的脚步近了。文/侯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