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麓,有一个小地方叫暖水镇。
小镇依山傍水,山泉沿街流过,街道浓荫密布,檐廊风铃摇动。
乡村的历史进程缓慢而悠闲。在那些鸡鸣狗吠的日子里,一群小人物,演绎着我们似曾熟悉却又久违的人生故事。
从这期开始,本栏目推出齐永平先生的长篇散文《小镇往事》。作者以从容质朴的文字,引领我们走进一个遥远的乡村小镇,徜徉其间,探寻历史踪迹,感受乡风民俗,况味人生甘苦。
老街如同老人,上了大把的年纪,便有些絮絮叨叨。
徜徉其间,在某一个街角,他会突然揪住你的衣襟,讲述自己那些陈年往事。小镇的故事平淡无奇,尽是些鸡零狗碎,叶短枝长。
能苟且偷生的老街已经不多,尤其是那些承载了历史文化的老街愈发难见。经过岁月打磨的老街,如今反倒成了旅游打卡的稀缺资源。很多老街的消失着实让人痛惜,过往只能留存在记忆之中,故乡无处寻觅,乡愁无处依附。回过头来看,一些轰轰烈烈的拆迁与改造,实在有点金成石之嫌。
还好,暖水镇的老街在不经意间存留了下来。虽然与往日形象大相径庭,但是,老街的基本轮廓还在,健在便好。
头道街几经改造,焕然一新。道路水泥硬化,街灯古色古香,临街的房舍一水的青砖蓝瓦,挑檐探头,看似有明清遗风。贴近了细细端详,原来是新近发迹包工头的作品。本地匠人不甚内行,照猫画虎的仿古手艺,做工略显粗糙。再绕到背后去看看,才显露出当年的模样,只是墙皮剥落、门窗凋零,留下些许沧桑。
当年的雕梁画栋荡然无存,长长的檐廊、明柱以及屋檐下的铺面和门板都不见了。一并消失的还有逢了初七、十七、廿七的乡集,和满街充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老街年轻的时候,暖水镇曾经是西口路上的商埠重镇,货物流通的水旱码头。车马络绎,驼铃叮咚,内地的烟酒茶叶、丝绸布匹、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北方。从北草地归来的贩夫商贾,满载牛羊驼肉、狐狼兽皮、山货野味、中草药材,原路返回口里。最兴隆的时候,头道街上曾经有几十家买卖字号。那些大院挨着挤着,从前街排列到后街。后来,那些大院改作他用,字号遗迹还在。
街道两旁的柳树,是暖水镇开埠时种下的,房屋已呈旧相,柳树方才茂盛,树干俩人合抱,枝叶四下舒展,把街道蓬得严严实实,走在街上,抬头望不见天。
街上人家,门窗临街,到了夏天,门窗洞开,一览无余。没有了私密空间,索性就过敞门纳户的日子。吃饭的时候,男人们端了碗,蹲在门前的水道沿上,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日子好坏,全在饭碗里搁着。谁家吃一顿好饭,可能成为当天小镇闲(读hán)人的谈资。
离别多年以后,行走在街道上,往日的情景已经不再。大柳树早已被砍伐尽净,新植的两排小树亭亭玉立,还未及房檐。没有了树荫,街道赤裸裸地袒露在烈日下,无遮无拦,热浪翻滚,街上没有行人,几个老汉躲在阴凉处打发无所事事的时光。老人们仿佛在和老街熬年头,看谁活得更长久一些。
几十年过去,暖水镇的那几条街道始终没有更名,一直叫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如果要跟风,上世纪五十年代应该叫新华街、人民街、建国街;七十年代应该叫红旗街、东风街、向阳街;九十年代应该以所辖地方起名了,叫阳塔街、榆树壕街、海力斯太街;如今,再改回来,依旧叫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这事听起来有些滑稽,可是,哪一个地方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折腾?
头道街的水道还在。这让我想起,暖水镇开春以后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河滩漫流的泉水改回到水道里来,泉水像一个散漫了一个冬天的野小子,如今,乖乖地顺着水道拐回来了,泉水哗哗地在街上的水道流过,小镇又充满生机。
歇了一个冬天的农人又忙碌起来,垤堰送粪,犁耕耙耧,人烟吵闹,一副闹春图。
临街人家的里院,或大或小总有个菜园子,畦埂上已经有草芽冒尖。浇过头水,泥土的味道、新苗的味道、湿漉漉的味道在街道上弥漫。那些味道植入记忆以后,经年累月变成了故乡的味道。
依了山坡而建的小镇,房子像积木一样一层一层码上去,上院的院落差不多与下院的房顶齐平,骑在矮墙头上,看到的是下院的房顶和街道上的树梢。进入伏天,溽热难耐,家里透不过气来,在房顶上铺一条毡,看着星星睡觉。夜风拂过,清爽宜人,银河如练,星斗满天,一颗一颗数过,不知数到那一颗,便进入梦乡。那些梦好长啊,净是些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过的景色。有森林、有大海,甚至有一天梦到自己站在临街的阳台上,看着街道上车水马龙。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几年,真还住上了楼房,真的站在了阳台上看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犹如梦境一般。
自打住进城里,便很少能够看到星星了。即便在晴朗的夜晚,也很难看到满天星斗,银河也好像被什么遮掩,暗淡、模糊,星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家门口的那条街叫二道街。二道街的前街口是暖水学校,规模不大,却也曾经有过显赫的身世。民国年间,是国立暖水学校,那可是在教育部上了户口的。也就是因了这个学校,塞外艽野的暖水镇比周边的村镇早开化了若干年。
学校给二道街平添一番勃勃生机,只是到了学校放假,二道街又回归寂静,一户一户人家的大院挨着挤着,不留一个转身的余地。
二道街如同一个符号刻在少年时代。有一次行走在满洲里的街道上,有一条街也叫二道街,那一瞬间,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还有一次在乌鲁木齐,也有一条街叫二道街,我在那条街上盘桓了许久。后来走了很多地方,偶遇了很多二道街。每一条二道街,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封存着自己的记忆。
三道街的街口,是油坊大院,街尾下去是一口水井,街道过于狭窄,凸显两边院墙很高。有当年阔绰人家的四合院,门廊威仪,砖雕门头,石狮坐卧,里院绕过照壁,回廊屈曲,移步见景,墙角处的青苔,无端给老宅添一抹寂寞。三道街鲜有人出入,街巷格外宁静。街道宽不足两丈,长不足百米,叫街有些勉强,不叫街又没个称呼。有一次领了一个外地的朋友回小镇探访,来到三道街,他一脸的惊愕,说这也叫街?我说,这难道不是街?他说,你们暖水镇真是嘴大,敢把一个不足百米的过道称作街,且一叫就是百年。如果这也叫街的话,那么,酱油也是油、砂纸也是纸、姑娘也是娘了。
不争辩了罢。大地方有大地方的风光,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景致,两厢无法比较。就说这暖水镇吧,在城市的眼中,它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地方;在乡村的眼中,它是一个趋之若鹜的大地方。叫什么无所紧要,不过就是一个称谓而已。文/齐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