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伟
汪曾祺是写文章的圣手,他的书,我很喜欢。他的淡而有味,他的平中见奇,他的幽默机智,都曾令我深深痴迷。我最早买他的书,是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旅食集》,一本小32开的册子,收录他写的有关旅行和饮食文化的小品文若干,隽永醇绵,引人入胜。再买过他的《汪曾祺人生漫笔》,同心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这一本比较厚,书前有他创作的4幅画作,书中收录他写景忆人、谈艺论道、回忆故乡的散文50多篇。在此书的扉页上,我曾写下我的读汪感受:“汪曾祺先生,叙事写人,生动丰富,活色生香,有味道,令人喜爱,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写作的秘诀,学到为人处事的一些做法。”
还真是这样,读汪曾祺,我不时被他的笑对人生、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所感动。在时代的沉浮中汪曾祺始终能够随遇而安,这与他的性情有关,这也是他的“相信生活,相信爱”的真性情的流露。20世纪80年代以后,汪曾祺是新时期文学浓郁画布上最淡定的一笔,是兴奋的文学年代最冷静的一种声音。他倾心于喧嚣的时代主题之外古老乡镇普通人的辛劳而认真的日常生活,写出了《异禀》《大淖记事》《邂逅》《老鲁》《看水》《七里茶坊》等脍炙人口的佳作,迷倒了万千读者。
汪曾祺的作品令我深深痴迷,我喜欢他一以贯之的真诚朴素,惊叹他观察描述平民百姓和生活细节的温馨细致,佩服他下笔如有神助的不羁才情。他写人物,写地方风情,写花鸟虫鱼,写吃喝,写山水,写掌故,惯于淡淡着墨,却又有那么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回甘独特的韵味。汪著给我带来的阅读快感和审美情趣,历久弥深,挥之不去。庸常岁月读汪,是爱好,也是习惯,更是难得的享受。
在我的印象中,汪曾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仅小说散文写得好,他的画作,他的厨艺和美食都令人叫绝。他的学识人品,他幽默机智的谈吐,他乐观爽朗的人生态度,他贯通古今的学识修养,他奖掖后人的热情,他“相信生活,相信爱”的人生理念,影响、温暖了整个80、90年代。
“汪迷”们疯狂地追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也一样。除了前面介绍的几种汪曾祺作品,我还买过汪曾祺的《世相中人》《蒲桥集》等。爱一个作家,就这样一路追着他的作品去读,我也成了一个“汪迷”。但让我万分惊讶的是,还有比我更热爱汪曾祺的人,那就是安徽客居新疆伊犁的青年作家毕亮,这不,他专门写了一本读汪曾祺的书《如读草花:读汪曾祺》(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3月初版)。
这是一本扎实厚重的读汪之作,书中收录了毕亮自2011年以来,10年间撰写的读汪文章40篇,每一篇文章都有理有据,有史料,有见识,看得出他的用心。书分三辑,第一辑,“汪曾祺的朋友圈”,主要写了铁凝、贾平凹、王安忆、黄永玉、沈从文、金实秋、莫言、阿城等人与汪曾祺的交游互动。通过回忆、梳理,这些文坛名家当年与汪曾祺先生过往的种种细节,一个个侧面,读来如在目前,如临其境,让读者感受到了汪曾祺的豁达、乐观的真性情和不凡的艺术魅力。第二辑,“书架上的汪曾祺”,通过不同的读汪角度的叙说,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汪曾祺,他的幽默、温暖、可爱、恬淡和洒脱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三辑,“新沏清茶饭后烟”,主要写汪曾祺的爱好,他的书画创作,他的嗜烟爱酒,他的编辑艺术,他的行旅生活,点点滴滴,从这些细小的生活情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毕亮的这些读汪之文,为众多“汪迷”更多了解汪曾祺这个可爱的“老头儿”搭建了一座桥梁。我们读着,被感动着,也为毕亮的执着而震惊。
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动情地说:“每个读过汪曾祺作品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将这些感受诉诸文字,还能让别人读着有些意思,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了。写作是一件劳力费神的事。毕亮先生写了,而且还挺有水平,不容易。他的不少文章,都是在驻村工作期间夜深人静时写成的。远离了繁华世界,远离了亲朋好友,独自一人在孤村灯下弄笔,心中若无一点爱好,很难坚持下来。”
这就是毕亮的过人之处,他热爱读写,也热爱汪曾祺。他十多年如一日,围绕与汪曾祺有关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将这些散见于各处的文章、资料,汇集编辑,排布成篇,添加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如此颇费周章的爬梳搜抉,虽细微却见精神,虽琐屑却更为丰富。正是这一点点的“小”才见出了汪曾祺的“大”,他用小说、散文、戏剧、书画为人间创造的温暖、爱意、良知和诚心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1993年9月,成都出版社为汪曾祺出了一本散文集《草花集》,对此书名,汪曾祺在自序中有过这样的解释:“‘草花’就是‘草花’,不是‘花草’的误写。北京人把不值钱、容易种的花叫‘草花’……‘草花’,是和牡丹、芍药、月季这些名贵的花相对而言的。草花也大都是草本。种这些花的都是寻常百姓家,不是高门大户。”汪曾祺把自己的作品称为草花,是一种谦逊的态度,而毕亮将自己的读汪文章称之为“如看草花”,我想,这就是一个晚辈后学对一代文学大师——汪曾祺的深情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