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个项目列入呼和浩特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
内蒙古新闻网  21-05-24 09:43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5月17日,为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呼和浩特市政府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批准呼和浩特谚语等26个项目为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批准唢呐吹奏等21个项目为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

  其中,呼和浩特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26项,包括民间文学1项,为呼和浩特谚语;传统音乐1项,为火不思;传统美术4项,分别为蒙古文书法、蒙古族刺绣、蒙古族骨雕、牛骨雕刻;传统技艺9项,分别为熏卤技艺、土默川八大件制作技艺、蒙古族涮肉制作技艺、武川石磨莜面制作技艺、蒙古族头饰制作技艺、铜刻技艺、风筝制作技艺、青城崔铁炉打铁技艺、蒙古族铜银器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1项,分别为王氏辨证推拿、杨氏中医针灸术、董氏桂芝堂针术、李氏传统中医正骨拔筋疗法、蒙医传统正骨术、三坤正骨老贴膏、老武家黑膏药、王氏奇穴贴敷疗法、庞氏穴位贴敷疗法、任氏刺血放血疗法、宿氏中医痹症疗法——治疗风湿骨病。

  另外,呼和浩特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共计21项,包括唢呐吹奏(清水河民间唢呐吹奏)、锣鼓艺术(河口龙灯鼓)、面塑(土默特面塑、托克托花馍制作技艺)、果丹皮制作技艺(托克托果丹皮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晋三元玫瑰饼制作技艺)、传统修脚术(常氏修脚术、韦氏修脚术)等等。(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刘 惠)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