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美术馆地处城市核心地带,是综合文化资源的旅游场景。某种意义上说,美术馆等文化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凝练的文化符号。在科右中旗就有这样一座美术馆,它是我盟第一座旗县级美术馆,里面陈列了来自科右中旗美术爱好者的作品,它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是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是美术爱好者艺术殿堂,更是描绘时代图谱的高地。日前,记者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这座美术馆,感受这里的艺术气息。
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文化旅游综合股负责人白杨告诉记者,这座美术馆以前是一个闲置库房,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和文化事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耗时6个多月将此闲置库房进行改造,并在今年3月30日正式开馆。
开馆首日,科右中旗美术馆迎来了第一批小客人,巴彦呼舒第五小学200名学生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美术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启蒙,学生们通过参观美术馆,眼界更加开阔,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慢慢发芽,尤其是在看到自己老师的美术作品时,心中更是自豪感十足,大家认真观展的同时还相互交流着自己喜欢的作品。
打开美术馆的大门,艺术之光便温暖了全身。白杨表示,目前正在展出的是“艺心同音·美赞时代”美术作品展,共征集全旗美术爱好者作品96幅、展出63幅,其中油画26幅、水彩6幅、国画30幅、版画1幅,这其中包含近三年参加自治区、国家级展览的优秀作品,是画家历经数日倾心绘就。每一幅作品都是家乡亮丽风景的浓缩,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写照,也是地域文化特色的彰显,更表达了草原人民对生活的所悟所思,对事物的悉心探究,对艺术的潜心雕琢。
记者一边听着白杨的讲述,一边欣赏着这些艺术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记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科右中旗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决战脱贫攻坚的真实场景,以及人们现在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其中一幅名为《苗苗》的作品深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了解,该作品的作者常玉琴是一名普通的农牧民,自小喜欢画画但是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她的美术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在科右中旗美术馆展出时,她十分激动,自己的作品不再是摆在家中自我欣赏,而是放在了更广阔的舞台上供人去参观,还结交了一群和自己一样喜欢美术的爱好者,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也激发起创作更多优秀美术作品的热情。科右中旗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武龙说:“科右中旗美术馆的成立对于广大美术爱好者来说是福音,也填补了科右中旗无美术馆的历史空白,今后将带领协会成员以家乡美景为依托多创作一些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相结合,反映家乡变化,时代发展的精品佳作,回馈人民、回馈家乡。”
美术馆是一个城市的艺术氧舱,让人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文化深呼吸。科右中旗美术馆是公众的精神文化家园,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提升百姓素质、激发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 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