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掘自己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5 23:2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李慧勇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纯粹思想、坚定信念,有助于我们成为生命的主人,进而能满怀信心地驾驶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前行。

  视野决定认知。世界呈现什么模样,往往取决于你的视野。诚然,囿于狭窄视野,我们一时无法认清现在的自己,但我们却能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年幼辍学的大仲马,也曾几度贫困潦倒,流落街头,却在冷静审视人生,发现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锲而不舍地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终以影响深远的《三个火枪手》等不朽著作成为世界文学巨匠。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拓展视野,睁开慧眼,去审视、发现自身蕴藏的熠熠闪光之亮点,便能成为自己的伯乐,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人生道路。

  格局决定结局。“审格局,决一世之荣枯。”格局之大,皆因胸中有大丘壑,心藏静气与定力。刘禹锡虽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咏山水的才情和乐天自信的性格,吟咏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般激奋人心的警句。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柳宗元,却在贬谪之后怅然若失、孤苦落寂,47岁便郁郁而终。受得委屈,可养格局,格局大的人才能于幸运之中不被宠坏,于厄运之中不被压垮。

  角度决定高度。遭遇挫折失败,就如同路遇死角,面对死角怎么办?转换视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和他的弟弟曾晔,曾多次应考,每次都不曾考中。但是,有一天他们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嘲讽的诗:一年一度举场开,杀落曾家两秀才。犹似檐前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回。曾巩看了之后,坦然地笑了笑,冷静地告诉弟弟说:“这张纸条是鞭笞我们的鞭子”。从这件事之后,兄弟俩更加刻苦学习,三年后同列金榜,成为科举史上少有的佳话。能翻越一座大山的不一定是好汉,轻而易举获得成功的也不一定是英雄,能随时倒出鞋里的沙子不断前进、不怕失败才是真正的英雄,成功也会伴你而行。

  情怀决定人生。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即使身处黑暗,我们眼中也要有光,奋力拥抱生活。当年苏轼被贬惠州时几乎无职无权,依然积极建议太守王古引泉水解百姓之急,他还叮嘱王太守,切莫让人知道方案出自他手,以免节外生枝影响了民利。胸中有情怀,就算历尽千难,归来仍是少年。没有远大抱负和坚守,则很容易随波逐流、庸碌一生。

  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怀揣大志向,脑中才有大格局,眼中才有大视野,心中才有大定力。唯有永无止境地自我追问,坚持不懈地自我认知,永不停歇地自我革命,及时调整视角,善于发掘自己,赢得的必是更为出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