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让“土蛋蛋”变“金豆豆”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5 23:2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丁晨

  日前,自治区农牧业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落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针对马铃薯生产者、科技创新和马铃薯加工订单进行相关补贴。此次补贴将对我区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个人自主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新品种,在自治区境内推广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选育单位或个人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从5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

  如此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种植待遇,在我区农业种植历史上可是不多见,这进一步指明了一个政策导向:要随着市场的变化,立足本土优势,主动发挥特色种植,提升和促进农业种植的标准化、现代化,让曾经其貌不扬的“蛋蛋”,变身成为人见人爱的“金豆豆”。

  自古便有俗语:内蒙古有三宝,山药、土豆、羊皮袄。无论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武川土豆,还是“中国马铃薯之都”的乌兰察布土豆,因为充足的日照以及较大的昼夜温差,基本都有块大整齐、表皮光滑,蒸炖后口感面沙等优质特点,十分受人喜爱,市场前景也很好,故而马铃薯已经被当地政府列为农业重点发展产业。此番《通知》显示,对马铃薯的种植、育种、市场推广都有相应的奖励办法,只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政府奖励,其实也就是政府补贴。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推广、创新马铃薯的种植和销售,使得马铃薯种植这一地区特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育种、播种、施肥、管理、销售、推广等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区竞争力。

  据了解,这次我区将从国家补助额度中集中调剂5%的资金用于马铃薯生产者补贴,根据当年国家对自治区的补贴总额,以及马铃薯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因素测算确定。各盟市还要根据国家和自治区补贴政策,结合近年种植结构调整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此举必将极大地刺激农牧民及企业种植马铃薯热情,也能有效解决马铃薯加工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我区农业种植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好自己的特色农业,让更多的高附加值农牧产品脱颖而出,让更多的科技人才走向田间地头,为乡村真正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