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营造健康评论生态 引领文艺创作时代风尚
内蒙古新闻网  21-08-18 17:3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编者按: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意见》为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区文艺界及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迅速行动,掀起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活动。今日本版刊发我区文艺评论界几位知名评论工作者,就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如何做好我区文艺评论工作、为自治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贡献的畅谈文章,以飨读者。

  营造健康评论生态 引领文艺创作时代风尚

  日前,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与合规律的专业指导性。如《意见》中明确指出“营造健康评论生态”“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严肃客观评价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等,都是当下文艺评论中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要实现文艺评论健康发展,这些课题都应得到切实而有效的解决。我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学习《意见》,既明确工作方向,更感到重任在肩。以下结合学习《意见》体会,就如何做好我区文艺评论工作,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谈几点初浅的想法。

  营造健康评论生态的必要性

  健康的评论生态是合规律的、健康的文艺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健康的文艺评论的重要前提。文艺评论特别要始终注意保持与维护生命的整体性,培养、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意见》)。为此,还应张扬“文化意识”,使文艺评论者要有文化自觉——其中,要特别自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力争首先成为有品位的人——因为健康的评论生态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

  文艺评论者应该注重自身艺术修养与审美水平提升

  《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这是一个高标准要求,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文艺评论出自于优秀的文艺评论家,评论家自身的修养与水平是尤为重要的。文艺理论与评论是实践的产物,但同时也应是具有超越性的思想的结晶,是高于创作实践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所显示出的是时代智慧和社会文明的水平。文艺评论家作为作家艺术家感应相通的知音,需要的也正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思想烛照和艺术觉悟。

  张扬理性的批评精神,建树良好的评论文风

  如今,来自方方面面的关于文艺评论的批评,汇总起来看,人们诟病颇多的,正是文风问题。关乎文风的问题很复杂,有人认为,它与我们的时代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和评估体系”。而我在此只就文艺评论者自身而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开阔的艺术视野、扎实的理论素养、科学的理性精神、高超的审美水平与负责任的艺术判断。其中,尤其要摒弃那种无原则的捧派批评与无节制的骂派批评。一句话,评论者自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文字负责任,以建树文艺评论的尊严。其中,文艺评论者自身的修养与操守是尤为重要的,包括对立场、价值与一种品质的坚守。如《意见》所明确指出的,“倡导‘批评精神’,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增强朝气锐气,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二是要坚持从文艺作品实际出发,直击作品的要害得失。凡优秀的评论,往往都是首先悉心走进作品,把作品吃透,对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情节,或艺术情境等,再三玩味,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一部作品的整体性的批评。惟其如此,方可中肯,令人信服。

  倡导创新精神

  文艺创作须创新,这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常识;同样,文艺评论也须有创新。一般来说,创新的核心是要找到我们时代的审美元素和风格精神,找到与时代审美前沿相契合的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它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精神上的创新。有价值的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产物,是有独到的人文贡献的。

  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实

  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实,发现新人,举荐力作;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良方。为此,一方面要使我们的文艺评论建立在与作家、艺术家平等对话基础上,多沟通,多对话,既要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审视与分析,又要设身处地从创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使文艺批评在有效与和谐中展开。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重要项目,重要活动。为此,文艺评论家不仅要及时关注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应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出谋划策。我们知道,好的评论文章,是鲜活的,有特点的,而这一切的前提之一,都离不开作者对评论对象的新感受与新发现。所以,关注当下,关注我们身边的文艺创作状况,是可以使我们的文艺评论不断焕发生机,并进而引起重视与赢得尊重的。 (作者:宋生贵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