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全长970公里
河两岸动植物资源丰富
千百年来
一直静静流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她用宽广的胸怀哺育了沿岸各族儿女
“我们祖孙三代都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
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扎根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
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 苏木临江村 申世宣28岁
“听老一辈人说,过去这里条件艰苦,冬天太冷,零下50多度,没啥菜,就吃白菜、土豆、卜留克,住的是木头房子,交通也不发达,出不去、进不来。现在可不一样了,依托额尔古纳河畔的旅游资源,2005年我家搞起了民宿,2009年政府部门扶持发展‘家庭游’,我们又增加了一些房间,2018年扩大规模,与别人合开了小宾馆,4层40多个房间。如今,越来越的人喜欢来我们这里看原生态风景,年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生活富裕了,不少人在海拉尔、三亚、青岛等地买了房子,养老、方便孩子上学,过起了‘候鸟生活’。”
“风景”变“产业”,“美丽”变“财富”,旅游不仅改变了这里的业态,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额尔古纳河畔的室韦小镇。
青山绿水中俄界河俄罗斯风情
额尔古纳是一条河,是一座城市,
也是一段历史
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壤优良的牧场
农业+文化+旅游
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
吃列巴、做果酱、荡秋千、住木刻楞……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这些都是额尔古纳河畔的别样风情。额尔古纳是中国俄罗斯族最大的聚集地,典型的俄罗斯风情见证了数百年的历史和美好的“跨国恋”。
“我奶奶是俄罗斯人,爷爷是山东人。我们这里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延续下来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父亲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在农牧场工作兢兢业业,如今我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庄园建设突破传统农业种植,打造‘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父亲常说,做梦也没想到日子能过得这么好,太幸福了!我们都很珍惜,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加油干!”
临河而居 因河而兴
依偎在额尔古纳河流域
水草丰美的温暖怀抱
岸上人家勤劳朴实充满活力
目之所及皆是和谐幸福的动人景象
奋进新百年
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片沃土铺展开来……
总策划:吴海龙 孙亚辉
总监制:白喜辉 江新辉
策划:孙一帆 李玉琢 韩卿立 于涛
记者:来春誉 马建荃 王鹏
新媒体呈现:杨林枝
支持单位: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