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艺术评论

朴素的爱是沉静的 ——读杨绛《我们仨》

  ◎张卿

  工作之余,再次翻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中的脉脉温情,依然能够引我沉思良久。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经历了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离世后,92岁高龄时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我们仨》全书只有短短不到200页,却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离合聚散。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华美夺目的辞藻,但平实的生活小事却更能扣动我们的心弦。

  《我们仨》全书由“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部分构成,回忆了一家三口63年来的风雨和坎坷。

  “我们俩都老了”,不足两页,却引出了后面关于“失散”的“万里长梦”。

  “我们仨失散了”,用“万里长梦”的形式,讲述了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病逝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内心十分触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记录了与钱钟书一同去英国留学,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女儿与丈夫相继逝世这63年间的点点滴滴。书中写道“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杨绛的文字是平实而朴素的,在描述到快乐的地方略带幽默,在艰难处却不着过多笔墨,风轻云淡。

  纵观全书,杨绛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深切的情感,字里行间弥漫着朴素的亲情和爱情,这样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却是最为蚀骨。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难的事,都能变成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书中有关爱情、亲情、为人处世的文字,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人生的很多东西都能在《我们仨》中找到答案。当你对生活、爱情、亲情感到迷茫时,不妨读一读《我们仨》,在书中能够得到启发。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