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疆文博

漫画里的非遗 | 巴斯克节

漫画里的非遗

额尔古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非遗项目扎根于乡野、植根于生活,以人的智慧和技艺为基础、日常生活劳作为主要场景,有机地融入到生活化场景中来,在日常生活中绽放光芒。

额尔古纳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额尔古纳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额尔古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融媒体中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两个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立体化、具象化的呈现。开设全新栏目《漫画里的非遗》,用原创手绘漫画形式,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技艺用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广大受众了解非遗、走近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靓丽风采。今天推出第一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在额尔古纳市居住的俄罗斯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俄罗斯民族欢乐、美好、幸福生活的缩影,也是他们抒发情感、结交朋友、崇尚美好未来的重要表达方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举行,节日为期一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是俄罗斯族一年中最隆重热烈的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汉族的春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大家在这一天会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巴斯克节前,俄罗斯族要粉刷房子,装饰房间,以表达对节日的重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列巴是俄罗斯族日常主食,餐桌标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但有一种列巴是巴斯克节专属,叫“古里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上面用奶油和蛋清写着"ХВ"(即"基督复活了"的俄文缩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撞彩蛋是巴斯克节最有趣的游戏,人们拿着五颜六色的彩蛋互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被撞碎的一方要把彩蛋送给另一方,以示友好和节日祝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节日里,热情好客的俄罗斯族群众穿上艳丽的民族服饰聚在一起,举行拔河、打骨头、抢棍等俄罗斯族传统娱乐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斯克节

载歌载舞的同时迎接四面八方来客。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