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仿古镜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以古镜为模直接翻铸,虽然形制、花纹相同,但纹饰粗率不精,线条软弱无力,有其形而无其神;另一种是完全按照原镜的形制、尺寸和花纹制模铸造,看上去与原镜相差无几,很难分辨,但铜镜的质地和重量却完全不同;第三种则是在仿古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阿拉善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三钮梵文铜镜便属于仿古镜的第三种情形。
明代三钮梵文铜镜直径18.6厘米,厚0.4厘米。明代三钮梵文铜镜镜面光滑平整,镜背表层有鎏金,还有四圈阴刻铭文和装饰图案,铸工精美,纹饰刻划精细。镜背有并成一排的三个凸起圆形镜钮,中间的小,两边的大,上面都有横穿孔,便于穿绳后拿在手里或固定在镜台、镜架上。
靠近中间钮有纹饰的部位是钮座,上面刻有四组云纹和梵文字母。
青铜是人类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铜镜有着4000多年的发展史,在古代又称为“鉴”或“照子”,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又称青铜镜,是中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制品之一。
先秦时期,铜镜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到了汉代才逐渐走向民间,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铜镜的铸制工艺、形制、镜背花纹、铭文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的发展关系密切。
明代三钮梵文铜镜静静地陈列在阿拉善博物馆“大漠胡杨 北疆热土——阿拉善通史陈列展”展厅的一处展柜里,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这是一面出自明代工匠之手的仿古铜镜,1992年被阿拉善盟文物站工作人员在额济纳旗绿城遗址发现,后经专家鉴定为居延遗址遗物。
绿城遗址属大型复合型遗址,是以绿城为代表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古文化遗址群,统称绿城遗址,属居延遗址群。绿城遗址里有商周、北魏、西夏、元朝时期的遗迹。绿城地区古文明在西夏、元朝时期达到了一定高度,城内散布着民居、庙宇、佛塔、磁窑等遗址。1996年5月28日,绿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柜里的三钮梵文铜镜因历时久远,表面锈迹斑驳,呈现褐色和暗红色,已不能供映照之用。这面出生于明代的铜镜奇特之处是背面有三个镜钮,一般铜镜只有一个镜钮,多钮镜见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铜镜的特点是圆板镜身,镜体大而厚重,正面平直或微凸,镜背铸有2至4个桥形钮,主要分布于镜缘。明三钮梵文铜镜的钮则铸于镜背中部,体现出明代工匠制作铜镜时在仿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匠心。
铜镜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两次高峰期,分别是汉代和唐代。汉代铜镜的含锡量很高,制作极为精巧,大多为圆形,薄体,圆钮,时期不同装饰纹路的风格不同,通常还有铭文,铭文都是吉祥语句,如宜子孙、大吉祥等。汉代铜镜种类繁多,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草叶纹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圈铭文镜。
唐代,铜镜发展达到顶峰,工艺精美,纹饰丰富,形式繁多。唐代调整了铜镜合金比例,加大了锡的成份,利用更加先进的铸造技术,质地上显得银亮。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图案有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
宋代,铜镜的样式有了更多的发展,除了沿袭前代最常见的形状,还出现了带柄镜,铜镜更加注重实用,镜体轻薄,装饰简单,基本上多为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山水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由于工艺的改变,宋代铜镜含锡量大大减少,含铅量增大,所以宋代铜镜的色泽质地与唐代相比区别较大。
明代,铜镜与宋、元铜镜之间看不出明显的承袭关系,主要是模仿汉、唐铜镜的形制,并由此加以演变,因此明代铜镜以仿古镜为主,在此基础上注重镜背铭文。明朝繁荣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促使铜镜铸造业获得很大发展,仿古铜镜的制作在明代达到高峰。明代仿古铜镜的铜质比宋代好,材质细腻,表面多呈灰白色,铸镜工匠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对纹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
明代仿古铜镜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以古镜为模,直接翻铸,虽然形制、花纹相同,但纹饰粗率不精,线条软弱无力,有其形而无其神;另一种是完全按照原镜的形制、尺寸和花纹制模铸造,看上去与原镜相差无几,虽然很难分辨真假,但铜镜的质地和重量却完全不同;第三种则是在仿古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阿拉善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三钮梵文铜镜便属于仿古铜镜的第三种情形。
明代仿古铜镜有仿汉代、仿六朝、仿唐代的,其中仿汉代铜镜数量最多,几乎各种形制的汉镜都有仿制。明代铜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纹饰、铭文等方面都有创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过宋、元,在铜镜发展的末期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明代铜镜官铸数量少,但形制规整,纹饰清晰,部分铜镜还使用了鎏金工艺。
清代,玻璃镜出现,铜镜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铜镜蕴涵的文化底蕴、历史价值却愈显厚重。(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俞志鹏)
【自白】方寸铜镜有讲究
□高玉璞
说起我们铜镜家族,“久远”这个词仿佛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时期,我们就已经存在,到战国时期,我们在工艺和纹饰上都有了很大创新。汉代,我们的发展进入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我们在延续战国时期铜镜纹饰的基础上,又兴起在镜子背面刻铭文的潮流。
我们的名字通常以主题纹饰命名,比如瑞兽葡萄镜、狩猎镜、四神十二生肖镜等,我叫“明三钮梵文铜镜”。顾名思义,明,指明代;三钮,是说我背后“一”字形排列的三个钮带孔;梵文,就是我背后刻的铭文。
别看我体形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关于铜镜的形制、镜面、镜背、镜钮、钮座、内区、中区、外区、镜缘、主题纹饰等讲究一样也不少。论形制,我是圆形,直径18.6厘米,厚0.4厘米;镜面光滑平整;镜背表层有鎏金,还有四圈阴刻铭文和装饰图案,铸工精美,纹饰刻划精细。我背面三个凸起的圆形钮是镜钮,中间的小,两边的大,并成一排,上面都有横穿孔,便于穿绳后拿在手里或固定在镜台、镜架上。靠近中间钮有纹饰的部位是钮座,上面刻有四组云纹和梵文字母。钮座向铜镜边缘的部位依次为内、中、外区。靠近钮座的环形区域为内区,由8组云纹和6个梵文间隔环形排列。内区向外的部位为中区,由8组花卉纹和8个梵文交替环形排列。中区向外一圈为外区,中部内凹,两边上卷,外卷边略高于内卷边。外区内由8组云纹和金刚杵纹间隔对称环形排列。背面的边缘为镜缘,常见的有卷缘、宽缘,我则是窄边素缘。
我们家族的成员通常只有一个镜钮,多钮镜主要见于春秋时期。明朝采矿和冶金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明政府改革了传统的工匠制度,施行代役租制,工匠交纳一定的货币赋税代替徭役。这项改革使工匠们可以自由投入商品生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仿古镜制作进入高峰期。在崇古之情的推动下,我们已不仅是生活必备品,更有馈赠、祈福、辟邪的作用,所以铸造量很大。我背面的三个钮是明代工匠在仿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经济、社会风俗、手工业发展和青铜铸造工艺重要的实物资料。
【观点】青铜艺术的瑰宝
□梅花
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灿烂瑰宝,中国铜镜素以“装饰繁缛、制作精美”著称于世。铜镜最早起源于齐家文化,一直延续至清代,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我国的历史上,铜镜历经两次登峰造极时期,即汉代和唐代。汉代铜镜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特征,经过创新和发展,风格朴实、纹饰丰富、雕刻逼真,件件可视为艺术珍品,创造了独属于它的时代特征。唐代是铜镜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铸造技术日趋成熟及制作材料精细、工艺精湛、纹饰多样、形态新颖、大胆创新等因素,这时期铜镜铸造业达到了鼎盛时期。明朝采矿和冶金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铜镜铸造业获得极大发展,风格上多为仿古铜镜,尤其仿汉唐铜镜较多。清代,随着玻璃镜的普及,铜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铜镜除了用于照面之外还被古人赋予了精神寄托。古代女子出嫁时,铜镜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在成婚之日,新娘要向铜镜行跪拜大礼。铜镜的主要形制是圆形,圆在中国古代是吉祥、美好、富足的象征,“镜”“静”谐音,新娘跪拜铜镜,意为祈求吉祥平安。
铜镜在古代还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在古人的观念中,铜镜被认为具有辟邪消灾的作用,汉代铜镜铭文中就常见“去不祥”“辟不祥”的词句。由于对铜镜的迷信,人们还常用镜子来预卜吉凶,文献中称“镜听”。“镜听”起源于何时,今天已无从得知,但从一些资料看,早在唐代以前就已非常普遍。唐代诗人王建的《镜听词》,就是写一位妇女用“镜听”来占卜她出门在外丈夫的归期和吉凶。由此可见,铜镜虽小却包含着无尽乾坤。(作者系阿拉善博物馆研究馆员)
【史话】拨雾还赖老磨工
很多游客参观博物馆时,都好奇铜镜为什么只展示背面。讲解员会佯装神秘地说:“古镜不能照今人。”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因为铜镜由青铜铸造,和空气接触久了会被氧化,变得黯淡无光,无法起到映照作用,古人很形象地称之为“昏镜”。这种情况就需要重新磨拭镜面才能使用,由此产生了“磨镜”这项职业,被称为“磨镜客”或“磨镜匠”。
在史料中,磨镜匠人出现得相当早,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列仙传》中便有直接记载:“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循吴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
唐代许多诗歌都对磨镜客的活动有着生动描写,比如王维在《郑果州相过》中说:“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白居易在《新磨镜》里说:“衰容常晚栉,秋镜偶新磨。一与清光对,方知白发多。”
元明清时期,有关磨镜的史料记载数量更多、也更为详细。关于磨镜客的形象不仅存在于文献和文学作品里,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也有着细致的描绘。《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之七十七《明磨镜图》便是很好的绘画史料。画面左下角有一老翁坐在条凳一端,躬身前倾,双手执一物呈磨镜状。画中靠右是两位女子,一位持镜自照,画面左上角题字“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这幅画作生动再现了明代的市井民风和生活百态,为研究古代磨镜人的职业提供了珍贵的图画资料。
清代后期,铜镜逐渐被玻璃镜取代。从西汉到清代晚期,历经两千多年,磨镜这个行当退出历史舞台。(俞志鹏 供稿)
(本版支持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本版图片由阿拉善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