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疆文博

文物会说话53|凤鸟形玉冠饰:瑞凤翱翔展华姿 精雕细琢成经典

  我乃百鸟之王,头顶华冠,羽披百眼,雄的称凤,雌的为凰,是人们心中的瑞鸟。元代一位巧手工匠以此为参照,用一块和田青白玉将我雕琢成翱翔天际的玉冠饰。

  ——来自凤鸟形玉冠饰的自述

  藏品:凤鸟形玉冠饰

  年代:元代

  规格:凤鸟形玉冠饰长4.7厘米,厚1.3厘米,高2.9厘米

  收藏:包头博物馆

  文物详解

  国家一级文物凤鸟形玉冠饰整体呈扁平状,玉质细腻,色泽柔和,局部有沁色。正面以精湛的浮雕工艺刻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鸟形象。从造型上看,凤鸟的头部雕琢精细,眼睛由两条阴线雕琢而成,是典型的丹凤眼形象,显得圆润有神。鸟嘴微张,双翅舒展,尾羽飘逸,姿态优美而灵动。凤鸟整体昂首挺胸,羽毛纹理清晰,线条流畅自然,层次分明,展现出了工匠高超的雕琢技艺。凤鸟下方玉台雕琢云纹,烘托出凤鸟翱翔于天际的神韵。

  凤鸟形玉冠饰整体构思巧妙、寓意吉祥;玉质莹润、色泽柔和;圆雕与透雕精美结合,形象逼真。

  凤鸟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车辙中虽然有一些演变和发展,但其作为吉祥、高贵和美好的象征始终不变。凤鸟形玉冠饰可能是元代贵族阶层佩戴的饰品,不仅彰显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元代的工艺饰品发展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写实手法,并表现出粗犷、豪放的气质格调。这一时期的凤鸟佩饰大多随形而琢,并以镂空见长,轮廓线条流畅,展翅翘尾,整个画面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文中的元代凤鸟形玉冠饰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研究元代玉器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和工艺水平,为我们了解元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监制:李中锋

  制作:张莉

  资料来源:包头博物馆 内蒙古日报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