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内蒙古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
为进一步弘扬北疆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伟力,实践杂志社策划推出“祖国北疆的红色印记”系列报道,追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在内蒙古大地上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撼动人心的红色故事。今天推出第十二期《一块儿门板的故事》。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西北部,归流河支流巴日嘎斯台河沿岸,有这样一个红色之源、星火之地——巴日嘎斯台乡。
1946年,兴安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在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诞生。
走进村里的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一块破旧的门板静静地悬挂在墙上。这块门板,讲述着一段峥嵘岁月中的红色故事。
这个故事,与原新四军干部蒋弼仁有关。
01
蒋弼仁是谁?
蒋弼仁,江苏省淮阴县人,19岁参加新四军,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
1946年6月,中共兴安省工委派宋振鼎、蒋弼仁、潘祖胜等人组成群众工作团,深入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努图克(今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开展以“减租减息,清算反霸”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
当时的巴拉格歹努图克形势严峻,伪民警署欺压百姓,搜刮民财;名目繁多的“民团”拼命扩张各自势力;土匪抢劫时有发生,社会秩序混乱。
到巴拉格歹努图克后,蒋弼仁等人不仅解散了伪民警署,还建立起努图克政府,组织基干队(自卫队),蒋弼仁任副努图克达(副乡长)。
这期间,李国芳、温永海等农民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蒋弼仁等人秘密开展党的工作,随着当地农民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积极靠近党组织,纷纷要求入党。在兴安镇热血青年的积极参与下,仅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兴安镇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就得到上级批准。
1946年9月1日晚,为避免遭到阶级敌人破坏,在一家偏僻农户,召开了秘密会议。会上,蒋弼仁宣读了10名新党员名单并带领大家宣誓。宣誓结束,兴安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正式宣告成立。李国芳任第一届党支部书记。
兴安镇党支部的建立,使革命的种子在兴安大地生根发芽,并为党在其他农村地区建立党支部奠定了基础。
有了党的领导,革命运动更加深入。
经过10个月的“减租减息、清算反霸”等群众运动,减掉了农民37%的地租和利息,解决了一些贫雇农民的土地问题,大大削弱了封建势力。
02
一块门板做成的担架。
兴安镇土地革命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一向仇视新生政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阶级却怀恨在心,伺机破坏革命政权。
1946年9月23日晚,反动地主武装民团头目赵玉与“青山”“双山”等股匪相勾结,通过混入努图克基干自卫队的赵印,腐蚀、拉拢自卫队中的不坚定分子,内外勾结,疯狂袭击努图克政府。
努图克大院遭到袭击后,身负枪伤的蒋弼仁忍着剧痛,奋力翻出3米多高的院墙,寻求支援。但由于身上7处负伤,流血过多,他晕倒在路边一处菜园子里。
当地群众沿着长长的血路发现了昏倒在菜地的蒋弼仁,迅速将情况报告给了李国芳。李国芳当即组织群众救援,有村民立刻跑回家中,卸下自家的半扇门板用作担架,小心翼翼地抬着蒋弼仁,匆匆赶往王爷庙进行救治。
走到半路,蒋弼仁渐渐恢复了些意识,他努力睁开双眼,用尽全身的力气,紧紧握住李国芳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土匪被打退了吗?努图克大院怎么样了?土改的胜利果实不能这样就丢掉!”
说完这话,蒋弼仁就永远倒下了。
除蒋弼仁外,自卫队指导员潘祖胜、班长王金海等4位同志也壮烈牺牲。
一块门板,见证的不仅是几位革命先烈的故事,更是他们不畏牺牲、英勇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崇高精神。
03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如今,在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蒋弼仁和半扇门板的故事,正在通过讲解员的讲述,被更多人熟知。
由巴日嘎斯台派出所民警辅警自编自导自演的《半扇门板》情景剧目前已经上演100余场,“实地参观+沉浸观演+深入研学”的模式,让《半扇门板》的故事活起来。
从1946年兴安镇党支部成立,到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缅怀革命烈士的牺牲,感叹革命道路的艰辛,更深知唯有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不断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才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作者:实践全媒体记者 任翀 张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