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多彩非遗

巧手捏泥塑 指尖传非遗

  武文胜正在制作泥塑

  泥塑《草原风情》

  泥塑作品展示

  泥塑《金马送宝》

  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  

  武家泥塑远近闻名。武家祖籍山西忻州,乾隆初年走西口来到和林格尔县从事农业生产及画匠职业,农闲时,凭借其画、油、泥塑、裱等手艺走村串户维持生计。独具慧眼的武家祖辈发现泥娃娃颇受欢迎,于是融合了晋蒙两地的民俗文化,专攻捏泥人,由此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武家泥塑。从整体来看,武家泥塑较为质朴、粗犷,色彩鲜亮,对比强烈,主要是大色块的平铺。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武家泥塑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既有文化积淀又有时代印记。2009年武家泥塑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记者走进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今年57岁的武文胜坐在床上,揉、捏、搓、刮、刻……只见他的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各种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渐渐成型,造型迥异、生动传神。

  武文胜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从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到展现母爱的《慈母情》,再到具有草原特色的《金马送宝》,每一件泥塑作品都凝聚着武文胜的心血和情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武文胜的泥塑作品之所以生动传神,离不开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感悟。他常说:“用心用情才能捏出好的泥塑作品,生活中难忘的回忆都成了我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的泥塑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武文胜是武家泥塑的第七代传承人。说起武家泥塑的历史渊源,武文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我们已经传承了300多年了。”说着,武文胜向记者展示起使用了300多年的泥塑模具,模具也是用胶泥制作而成,上面深浅不一的裂痕和反复粘贴修补的胶布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武家泥塑制作过程分为挖土、筛土、捣泥、塑坯、封合、阴干、粉洗、勾眉、上彩、上色等十多道工序。泥塑制作首先要选好料,土质必须细腻,不能带有一点沙粒。西厂圪洞村地势低洼,雨季时泥土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因此盛产质地细腻的粘土,非常适合泥塑。”武文胜介绍说。

  武文胜边介绍,边拿起竹片和匙子,揪起一块泥制成泥坯,然后在模子里涂上油,将泥坯装进模内挤压。“等坯型阴干后,再用清水反复涂抹,直至坯型上的裂纹消失,才开始彩绘。”武文胜说,毛笔、水胶、各色颜料的调和以及熟练的用笔技巧至关重要,开眉眼是彩绘的最后一道工序,眉眼开好了,就是画龙点睛之笔,开不好泥塑就会黯然失色。

  不一会儿,武文胜递给记者两个小泥塑,一只小猴跳跃着,抓耳挠腮,一只小狗蹲坐,吐着长长的舌头,活灵活现。他说:“在泥塑创作中,最难的就是细节刻画,这个部分耗时最长,也最考验水平。例如在刻画人物表情时,五官的比例要精确恰当,一毫米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哪怕是嘴角上扬的角度高低不同,也会让人物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武文胜几十年如一日,痴迷于泥塑创作,用指尖的魔法将一块块普通的泥巴变成了讲述故事的艺术瑰宝。为了将泥塑艺术传承下去,武文胜还带着他的泥塑作品走进校园、社区等地,手把手地传授泥塑技艺,培养了很多泥塑爱好者。

  “泥塑学起来辛苦,做好一件泥塑更难。现在我想多做一些泥塑作品,用泥塑艺术讲述更多动人的故事,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武家泥塑的魅力。”武文胜说。(文/图  刘艳霞)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