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2024年11月12日10版)。
三彩鸳鸯护水纹
赤峰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1977 年,在松山区王家店乡辽墓出土的文物中,一件非常精美雅致的辽三彩鸳鸯壶让人们惊叹工匠的技艺。辽三彩鸳鸯壶灰白色胎,外施一层化妆粉,三彩施釉至腹与圈足接合部,彩釉鲜艳肥润,施釉精细周密,入驻赤峰博物馆的“契丹华韵”展厅以来,一直稳居“C”位。
辽瓷在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瓷系中颇具特色,仿定瓷、辽白瓷、辽三彩器等器型,工艺独特,自成体系,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三彩是辽代独有品种,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唐三彩为淋釉,施釉交融,釉面自然流动,高温中流动形成斑斓色彩。辽三彩则根据印花纹饰的内容施彩,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黄、白、绿是辽三彩主要色彩,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和贴塑等。
赤峰博物馆副馆长贾秀梅介绍,辽瓷最早烧制年代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从有确切年代的墓葬出土的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 年—969 年)以前就已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三彩陶器。辽三彩在承袭唐三彩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特色的发展,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辽瓷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为高温细胎瓷,包括辽白瓷、仿定瓷、仿磁州窑瓷等,主要是受中原汉文化影响,按照中原地区原有器型烧造而成。第二类为高温缸胎瓷,产品多为大器型。第三类为普通的陶器,有灰陶和黑陶器,一般多作为日用器皿。第四类为低温釉陶器,烧制温度在摄氏 800 度左右,产品包括单色釉器、三彩器等,多作为明器,三彩鸳鸯壶便属于这类。
贾秀梅说:“虽然目前出土的辽三彩器众多且造型多样,但鸳鸯造型的三彩器在正式考古发掘资料中数量却不多,鸳鸯壶可谓是辽三彩中的精品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辽三彩鸳鸯壶的壶体采用陶瓷范模压印工艺而成,形成了立体半浮雕的艺术效果。这种工艺主要仿自于中原金银器的锤揲技术。锤揲是根据錾刻工艺手法扩展的一门手艺。辽三彩中黄白两色交互使用,以白色为地,黄色突出的部位用的就是锤揲手法。
辽代多以动物造型作为壶类器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唐三彩的启发。辽三彩鸳鸯壶在吸收借鉴汉文化因素的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皮囊壶的形制,器物造型设计成为小口扁腹的样式,更适宜游牧部族。作为一件精美别致的明器,是工匠在精湛陶器制作工艺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而成的。
鸳鸯不仅善于在水中嬉戏,还可以在空中飞翔,聪慧机敏,因经常成双出入,故被誉为“爱情鸟”,常作为题材出现在器具上。辽代受中原文化影响,金银器、陶瓷器、丝织品上常见有鸳鸯图案。
辽三彩是契丹人在与中原汉族频繁的接触中学习中原文化、接受中原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背景下产生的。辽三彩集中出土于辽代晚期遗址中,这时正是辽代陶瓷器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原地区与辽地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
辽三彩为高温素烧胎体、低温烧釉的二次工艺烧制而成。在烧制时需要在胎体表面涂抹一层质细色白的黏土作为化妆土,作用是填补坯体不平、遮蔽有色坯体,增强釉彩色度。
烧制辽三彩鸳鸯壶的窑厂是当时在松山州境内的官窑(今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缸瓦窑村),始烧年代在辽代晚期,金代续烧,是当时辽代规模最大的窑厂。它烧造的陶瓷器品种有白釉瓷器、黑釉瓷器、茶叶末釉瓷器、黄釉陶器、三彩釉陶器。其中,三彩釉陶器是一个重要品种,烧造时间主要在辽代晚期,成形多采用模印成形,模印花纹为半浮雕花纹,纹饰主要为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
辽三彩鸳鸯壶是工匠以细腻之心制作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希冀美好的爱情与真挚的友情生死永恒,体现出辽瓷的韵味之妙。
三彩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辽三彩是三彩瓷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辽三彩中可以看到三彩瓷的绚丽,在三彩瓷中可以看到中国彩瓷的精美。辽三彩为中华陶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金元三彩乃至明清素三彩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高玉璞 通讯员:贾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