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艺术评论

《哪吒》告诉我们什么?

  ◎北琪

  赚足了观众笑声和泪水的《哪吒》,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细细想来,以下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殷夫人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更是一位温柔包容的母亲,她允许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魔丸转世的哪吒不被身边人接受,殷夫人拼了命将他保住。被小哪吒咬了,她会反过来安慰他“别怕,娘在这儿。”即使被毽子打得浑身是伤,她仍坚持陪儿子踢毽子,只因踢毽子是哪吒最开心的事。那个因为哪吒的傲娇而没能完成的拥抱,最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还了回来。母爱在这一刻如此具象——即使你浑身是刺,妈妈也会不顾一切拥抱你。她给了哪吒一份无比珍贵的暖,一份无条件的母爱,让哪吒明白,他的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无论他是仙是魔,母亲都爱他。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他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活下去就可以,因此促成了哪吒最后的转变。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在读的一本书《读懂孩子的心》,有一个章节就是“无条件的爱的力量”。其中讲到: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是孩子寻求关注的一种表现。我们作为父母,是否有耐心去关注孩子的需求,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感受。我们能否蹲下来,认真跟孩子进行眼神的交流,耐心听孩子讲一讲他的心里话。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是“魔丸”和“灵珠”的混合体,展现哪一面,要看他的对面是什么。

  二、拥有成长型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幸运是拥有不断成长的父母。

  影片接近尾声时,东海龙王跟儿子敖丙说了一段话,非常震撼人心。“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东海龙王曾跟敖丙说过“你的成败,关乎全族命运”,这句话给了敖丙巨大的压力。但最后敖丙还是违抗了父亲,选择和哪吒共抗天雷。龙王发现只要是敖丙心中认定的事,他迟早会去做。也认识到自己给了敖丙太多压力,即使有担忧和不舍,但他还是把自由和选择权还给了敖丙。

  哪吒的父亲李靖,最初为了百姓能心安,把哪吒关在家中。后来,他尝试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哪吒,不惜用自己的命来换哪吒的命,跟哪吒一起面对挑战。

  敖丙和哪吒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父母的觉醒。他们的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并不断自我成长,这样才给孩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看清并接受人性的复杂。

  影片里最能体现复杂人性的,非申公豹莫属。他出身妖族,却一直梦想成仙,一路奋斗,实现了阶层跨越。他有野心,也有无奈;他有算计,但也有真情。这就是复杂的人性。

  其实,申公豹只是想被人尊重和认可。但是,他越过了家乡的崇山,却越不过人心中成见的大山。有些枷锁生来就刻在骨子里,任凭你如何挣扎,也摆脱不了。庆幸的是,紧要关头,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他选择相信哪吒,以暂时石化的方式保护李靖夫妇的性命,和陈塘关百姓同生共死。这个角色让人共情,是因为他足够真实、立体。尽管他为成仙做了很多错事,但也不失善良的一面。人性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懂最变幻莫测的,再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再善的人也有恶的一面,我们不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妄加评判任何人和事。

  四、直面挑战,敢于做自己。

  《哪吒》之所以这么火,是人们在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找到了“拒绝内耗”“不服就干”的精神共鸣,发出“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的呐喊。正像哪吒所说“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当东海龙王反问道“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哪吒坚定地说“我想试试。”

  每个人都年轻过,内心都会有跟命运抗争的想法。所以,哪吒对敖丙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敖丙问“为什么?”哪吒答道“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电影里的石矶娘娘也是很有魅力的角色,单纯可爱,不内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她很乐观,被打得七零八落后,还喜滋滋地说“太好了,还剩一点点。”试问,这样的生命怎能不精彩?

  《哪吒》让我们热血沸腾,再一次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少年气。无论何时何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份不屈天命、无所畏惧的勇气,坚定地成为自己。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