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有雨敲窗,传来春的讯息。
早春的雨,总是细腻而轻柔,点点滴滴都是赐予生命的小欢喜。
春雨不做作,不张扬。它不及滂沱夏雨那般酣畅,也不似绵绵秋雨那么冷凉,却年年如期而至。每一场春雨,都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第一场春雨,总是让人又惊又喜。
春雨,是一位神奇的画师。它用指间妙笔,在无边沃野勾勒出一幅春光潋滟的绝美画卷。它把柳丝染绿,吐露一簇簇娇嫩的幼芽;它把桃花染红,萌生一颗颗小巧的新蕾。小径上清浅的苔痕,因它而泛起油碧的光泽,古色古香。一粒粒知名的、不知名的种子,也因它结束冬的修行,运足真气,赶赴一场盛大的春之邀约。
春雨多情,穿越唐诗宋词破空而至,为世人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王维,曾在渭城的霏霏春雨中送别友人;杜甫,曾在锦官城的霏霏春雨中喜农人之喜;苏轼,曾在沙湖道中遇霏霏春雨,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其实,一场春雨,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春雨霏霏的日子,可临窗而坐,沏一壶热茶,捧一本闲书,翻到哪一页,便读哪一页。这时候,你可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也可以陶醉于插图的意趣中。一卷在握,倏忽江南,倏忽塞北,古往今来天上地下,任由你肆意地驰骋。配上雨水顺着屋檐淌下时传来的“滴滴答答”的优美旋律,能够让人忘记晨昏,忘记节令,将思绪带进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梦境。
待到风停雨住,天空澄明,便是另外一番光景了。仰望屋顶,红色的树脂瓦,比往日更红;青色的琉璃瓦,比过去更青。这个时候,可邀三两好友一同出门走走。在城市,穿街、绕巷、逛公园;在山村,翻山、越岭、寻野菜。你会忍不住感慨,这降临人间的每一个雨滴,都是背负着一定的使命而来的,无论城市还是山村,都会留下它们来过的痕迹,然后,以某一种你不易察觉的姿态延续着它们的生命。不出几日,便可见长风荡漾,碧水奔流,草木萌芽,繁花盛放……好一派春日盛景。
草原蒲公英饮了春之甘霖,变得愈发喜人。碧绿的生着锯齿的叶,紫红的伸向蓝天的葶,浅黄的簇成绒球的花,是它给世人最好的馈赠。它在漫长的漂泊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于此生根。它在阳光下欢笑,遗世独立的豪迈隐藏在每一分纤柔与坚韧中。一株、两株、三株,它们顶着晶莹的晨露散落在葳蕤的牧草之间。如果说,牛羊是草原上唯美的诗行,那蒲公英就为这首诗打上了恰到好处的标点。每年此际,最宜做一锅蒲公英疙瘩汤。起锅烧油,将清洗干净的蒲公英煸炒至微微发蔫,加酱油,放清水,撒食盐。待到锅底翻起水花,倒入搅好的面絮,不停搅拌,直至汤水再次沸腾。等上个三两分钟,便可出锅。蒲公英疙瘩汤一上桌,未及入口,便已清香四溢,味道自是不言而喻。
这一路,走走停停,边走边悟。想着,自己或许是这尘世的一株草木,年年岁岁在一场又一场春雨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