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国风光

冰糖葫芦

  □齐林

  玉兰花的花瓣像白天鹅的羽毛打着旋儿飘落在柏油路上,那木拉捡起一片对着夕阳端详,金色的光线透过花瓣,叶脉间细密的纹路像是岁月刻下的生命密码。

  “老那,别磨蹭!”萨仁图雅在前头挥了挥手,藏青色羊毛衫裹着微微发福的腰身,马尾辫在暮色里甩出一道银亮的弧线。

  这是他们两口子雷打不动的健步走时间。岁数大了,懒得动弹了,但再懒也要逼迫自己出去走一走,转一转。常言道:管住嘴,迈开腿,才是中老年人最好的养生。退休三年了,微信运动的封面从小城的希日塔拉公园换到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又定格在小城的民族大街。两个人的老家在乡下,后来儿子在县城给他俩买了楼房,如今住在小城,尽情地享受着闲适的生活。认识那木拉和萨仁图雅的人开玩笑说他俩是“狡兔三窟”,乡下有家,城里有房,在南方也有落脚之处。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天冷了去南方儿子工作的城市过冬,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北方这座小城。

  那木拉想把玉兰花瓣做成书签,于是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然后快走几步追赶萨仁图雅,运动鞋在棕红色的砖路上敲出轻快的节拍。路过街角时,冰糖葫芦的玻璃柜突然闯入视线,晶亮的糖衣裹着山楂,像一串串迷你红灯笼。

  那木拉鼻尖抵着玻璃,呵出的白雾在柜面晕开,模糊了他的眼睛。柜台上斜放着一块纸板,上写:特价五元三串。糖霜特有的焦香钻进那木拉的鼻腔里,他仿佛看见四十年前在师范学院门口,扎着羊角辫的萨仁图雅举着冰糖葫芦向他跑来,冰糖的碎屑在月光下像极了星星在闪烁。

  萨仁图雅捏了捏他的后颈:“血糖高的人还想吃这个?”她的语气比晚风还冷。那木拉缩了缩脖子,轻薄羽绒服的领子蹭得耳垂有些发痒。转身时瞥见玻璃倒影里两个不再挺拔的身影,像两棵挨得很近的老榆树,枝条似乎都绞在了一起。

  翌日傍晚,天空雾蒙蒙的,仿佛随时都会飘起雨丝。萨仁图雅套上荧光绿的冲锋衣,翻箱倒柜找出带反光条的护膝。“要不歇一天?”那木拉望着窗外的天,神情里透着犹豫。萨仁图雅正往保温杯里灌枸杞茶,闻言瞪圆眼睛:“昨天咱俩少走了三千步,王大姐都超到第二名了。”

  果然,预定行程完成三分之二的时候,雨丝斜斜掠过路灯,在斑斓的夜色里织出细密的金网。恰好路过昨天走过的街角,萨仁图雅突然拽住那木拉的袖口嗫嚅道:“昨晚,那个糖葫芦……”话尾消散在车轮碾过水洼的哗啦声里。那木拉愣神的工夫,萨仁图雅已经大步流星朝夜市方向走去,运动鞋踩出一片晶莹剔透的水花。

  糖炒栗子的香气混合着春雨的味道扑面而来,烤红薯摊前围着几个中学生,却不见那辆熟悉的玻璃推车。“奇了怪了。”萨仁图雅抹了把镜片上的水雾,“老陈往常不就在夜市拐角卖冰糖葫芦么?”她掏出手机,指甲在屏幕上哒哒作响:“喂,老妹儿,知道哪还有卖冰糖葫芦的?”

  继续寻找,那木拉只好撑着伞跟在后头,看萨仁图雅像只焦急的老雁,领着他在细雨斜斜的街巷里穿梭。兴荣菜市场、蒙古族实验小学后巷……然而,每个记忆中的摊位此时都是空荡荡的。萨仁图雅的一缕卷发贴在鬓角,冲锋衣反光条在夜色里明明灭灭,让那木拉想起年轻时她在草原上举着火把寻找走失羊羔时的模样。

  “算了算了。”路过第六个空摊位时,那木拉扯住萨仁图雅衣袖。萨仁图雅却甩开他的手,指着手机导航的线路说:“邮局左侧还有家流动摊位车,去那看看。”

  傍晚的雨淅淅沥沥。那木拉手中的雨伞在城市霓虹的映照下,像极了夏天老家松林里破土而出的伞蘑。邮局左侧的灯牌下,最后一家流动摊位车正在收摊,铁皮顶棚的雨滴如珍珠般滑落。

  回家的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电梯镜面映出两团湿漉漉的人影,那木拉默默数着楼层数字,忽然听见萨仁图雅口袋里传来微信运动的提示音,“今日已经完成一万二千步。”她兴奋地举起手机,屏幕蓝光映亮眼角的皱纹,“哈,破纪录了。”那木拉凑近一看,运动排行榜上两个挨着的头像,像两个依偎在一起的小朋友。

  浴室热气氤氲时,那木拉听到客厅里传来萨仁图雅给女儿发语音的声音:“明天早饭前一定记得提醒你爸测血糖……”他望着镜中自己染霜的鬓发,竟“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