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悦读

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读《风骨长城》

  

  □郭燕燕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一直被视为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的标志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

  在内蒙古境内,分布有战国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以及秦、汉、北魏、隋、北宋、金、明等历代长城,分布于长城墙体之上及周边的单体建筑、关隘、城堡和其他相关遗存多达万余处。据统计,在内蒙古境内,各个历史时期修筑的长城总长度达7570公里,占全国长城的三分之一。内蒙古长城涉及的朝代之多、长度之长、规模之大,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翻开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风骨长城》,浓烈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好似穿越千年时光,与古老的长城进行了一场灵魂对话,令人热血沸腾。该书选取自战国时期至近现代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18篇,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介绍与长城相关的历史文化,增进社会各界对长城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对长城建筑实体的描绘,更是对长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度挖掘,每一页都渗透着作者对长城深沉的热爱与敬意。

  作者以细腻且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长城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历经秦汉的拓展、唐宋的演变,直至明清的完善这一漫长的修筑历程,从燕赵大地为抵御匈奴而筑起简陋城墙,到秦始皇将各国长城连为一体的宏图壮举,再到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巍峨边墙,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书中引用大量历史文献,其中《史记》中就记载了蒙恬北筑长城的细节,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深刻感受到长城修筑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长城是一道军事防御工事,更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史诗。书中讲述了长城沿线各民族在漫长岁月里的交流、冲突与融合。从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互市,到唐朝时期各民族在长城脚下的和平共处,再到元朝大一统格局下长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长城见证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碰撞与交融。那些发生在长城关隘的故事,如“昭君出塞”“云中老妇”,不仅是个人的命运传奇,更是民族融合的生动注脚。在长城的庇护下,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让读者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书还突破传统历史写作的框架,将长城从冰冷的砖石建筑,转化为流动的文化基因。在描写“边塞诗风”时,呈现极具匠心,写作技巧娴熟精妙。其角度全面而多元,不仅剖析唐代边塞诗对长城军事工程的讴歌、对统治者开边黩武的批判,还展现诗人借长城抒发的建功豪情、壮志之慨。细节处尤为动人,如书中借崔湜“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李益“黄河战骨拥长城”等语句,勾勒战争的场景;又以崔湜“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以及李白相关诗作为例,阐释以长城喻良将的构思。作者将诗句、历史背景与诗人情感紧密勾连,使“边塞诗风”的阐述全面深入,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此类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厚度,将物质遗存升华为精神文化符号。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度挖掘,让长城超越了地理边界,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具象表达。

  令人动容的还有对长城精神的阐释。在民族危亡时刻,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比如“雁门忠魂”章节,讲述了北宋初年杨家将的事迹及其精神传承。杨家将中,杨业原是北汉大将,后归降北宋,镇守雁门关抵御辽军,以少胜多,威名远扬。986年,宋太宗北伐,杨业任潘美副将,因辽军势强,宋军败退。杨业因军事才能遭嫉妒,又因曾为北汉将领不被信任,孤立无援下陷入敌军包围,最终被俘。他坚拒辽朝招降,绝食三日而死。杨业在北汉与辽对峙的20多年中立下无数战功,被称为“杨无敌”,辽人对其敬畏,在他牺牲处建庙祭祀。

  无论是真实史实还是民间传说,书中传达出的“恪尽职守”“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

  合上最后一页,那些由砖石垒砌的冰冷防线,已在读者心中化作滚烫的精神图腾,最终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建筑的深情巡礼,更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何以中国”的铿锵作答。那些曾被风雨剥蚀的城墙,此刻正透进来属于新时代的曙光——我们终将懂得,守护长城的最好方式,是让它的风骨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本版配图除作者提供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