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国风光

查布嘎图之约

​科尔沁草原乌力吉木仁河畔 勾义杰 摄

  □王玉玲

  一

  走过一条河,越过一座山,到底要去哪里呢?

  大黑山呼唤着我,我也牵念着这座山。山上的人面岩画,半山腰上的羊群,还有大黑山下查布嘎图牧民一家,那些空灵的气息,似乎让人中了这座山的魔法,几年里一次次来到这里。

  是和空山有个盟约,还是遵循某种召唤而来?

  第一次来大黑山角下的查布嘎图,是为嫦娥山的摩崖石刻。在崎岖的山间,两次寻找人面岩画而不遇,却在山间遇到牛羊成群的好山水,还遇到牧羊人一家。

  之后的一些时间里,这片山水里的淳朴牧民,山间吃草的牛羊,成了我的牵念,也成为我的摄影题材。

  大黑山是嫦娥山的余脉。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扎鲁特这塞外的寒冷之地,要杜撰嫦娥下凡救玉兔的故事,杜撰那只顽皮的兔子吃月宫银枣时无意把枣核掉在地上、长出很多山枣的传说。长满山枣的地方叫枣山,蒙古语叫查布嘎图,嘎查因山枣而得名。枣树上落着喜鹊,喳喳地叫着,喜鹊们在这个山里叫了好多年。这些山枣或许是鸟儿叼来的,遗落在山下,年年繁衍生息,春天枝头开满细碎的小花,秋天小红枣挂满枝头,成为鸟儿们过冬的食粮。

  这些小枣树为查布嘎图结满欢喜和希望。

  二

  扎鲁特草原风吹草低,天地苍茫,有你想不到的辽阔,也有你想不到的寂寥。大黑山脚下只有十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个偌大的院子。这里空寂呀,牛羊不在家时,山风是这里的主人,它摇晃着年年吹又生的野草,摇晃着敖包上的五色经幡。

  第一次在山口遇见牧民秀英时,是一个早春的黄昏。在科尔沁地区有一首蒙古族叙事民歌《韩秀英》,广为流传。这首民歌产生于科尔沁左翼中旗,是根据韩秀英的真人真事经口头创作而成。它的诞生源于一段美好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不知道秀英的父母是不是因为这首民歌而给她起的名字?反正这个名字曾让我产生过美好的联想。

  秀英家的牧羊犬摇着尾巴在主人面前跑来跑去,牛羊像是散落了一地会行走的野草。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有人遇见了就成了过客,可是和秀英却延续了一份情谊。只因向她问路,互加了好友,看到她在朋友圈发一条瓦尔登湖的信息,无端就生出了好感。

  她家的夏营地就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这里的山岩间有泉水流出来,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隐在山谷里。夏天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和雨水冲走泥土,掏出深深的水沟。

  羊群在山上吃草,牛群在山腰吃草,马群在山脚下吃草。滚落在山下的石头已经碎成千万块,一半埋在泥土里,一半凸起和野草结伴。

  有两辆自驾车在大榆树下搭起帐篷,准备宿营。大黑山上的夜晚是可以和星星对话的。《小国王》里描述:小国王说在看星星时,感觉自己不停地变大,变成浩瀚宇宙的一部分,以至于自己就是宇宙,和星星同在的。

  人烟稀少,牛羊吃草,星空浩渺,这或许正是很多人所喜欢的氛围吧。

  三

  到了山里,每个人都有唱歌的冲动。这里有原生态朴素的美,路边有大片的胡栀子、香青兰、野菊花。风是旷野自由的风,令人心情舒爽,适合宣泄情绪。路边牛群不介意你的鲁莽,羊群也无视你的存在。山野里万物各得其所,谁也不用管别的族群的事。在旷野唱着一首古老的民歌《寂静的天空》:“在那风吹的草原/有我心上的人/风啊 你轻轻吹/听他忧伤的歌/月亮啊 你照亮他/火光啊 你温暖他/在那遥远的天空/有我思念的云/夜莺啊 你轻声和/听我 静静地唱/云啊 飘向何方/心啊 随她流浪”。不用矜持和矫饰自己,只管惬意着,放纵着。

  我们坐在山脚下的一棵老榆树下,盛夏骄阳,老榆树却像一个大伞遮住了烈日,下边的大石头像桌子一样平整,树下特别凉爽,泉水从两个山石间溢出流到山下。

  缓慢地往大黑山上爬,去看那个巨幅人面岩画。人面岩画在半山腰,一块平坦的石头恰好能站一个人。需要仰视山上的人面岩画,用眼睛和它对话。岩画上的人像,就像童年在乡村土墙上涂鸦过的“老丁头”。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老丁头”在石头上岿然不动,守护着大黑山。它在时间的风雨侵袭下,也在慢慢变老,有些斑驳的样子。山虽然不高,爬着却有些气喘吁吁,不远处,山羊在山坡上悠然地吃草。人是需要手脚并用爬行着上去,山羊则跳跃在山间,好像有了轻功。

  拜访完“老丁头”回到山下,在山泉水边的这棵老榆树下歇息,此时可以安静地欣赏周边的风景。你负责观赏,负责呼吸,负责和这里的野草、野花产生链接。在这幽寂之地,只遵循古老的自然之道。

  四

  再次来查布嘎图正是草原最好的时节,和秀英相约,来看她的女儿美琪。美琪刚刚上幼儿园,她黑红的小脸蛋被阳光充分亲吻过。小姑娘聪慧机灵,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常常妙语连珠,引得我们大笑。

  因为要拍照,小姑娘特意穿上了浅绿色的蒙古袍,抱着一只叫朵朵的小羊羔。秀英说绵羊妈妈在山里生完它就走了,小羊羔被野游的人捡到送给了她们。秀英说朵朵的腿大概是摩托车压断的。美琪爸爸把朵朵放到家里用牛奶喂它,朵朵像小孩子一样跟着美琪爸爸。

  美琪晚上也会用奶瓶喂朵朵。朵朵腿不好时,美琪整天守着它,家里的狗碰了一下也不行。秀英说:“干活时朵朵老是缠着我,我生气喊它走开。美琪立刻不愿意了,说小羊不是故意的,因为它饿了。我们去山里放牛时,朵朵和美琪成了很好的小伙伴。”

  秀英和丈夫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大学毕业后到很远的他乡打工十年,一直没有孩子。因想念家乡,回到这片草原。查布嘎图赐予他们一份礼物,回来后就有了美琪。

  夫妻两人在大黑山脚下的查布嘎图养牛羊和放牧,小美琪在家和牧羊犬、小羊羔玩耍。

  山脚下那些老榆树的树冠,成为天然的大伞为我们遮阴,树下的石头平整,可以当桌子,中午困了石头板也可以当床。牛羊挤过来在另一棵大树下乘凉,它们对人也没什么防备。我们在这边聊天,牛羊在那边反刍,开启了各自乘凉、互不打扰的模式。

  秀英颇为神秘地把我们领到山的对面,说要寻找一种当地人爱吃的野菜哈拉海。并拿着一次性手套,说不戴手套哈拉海会扎到手。哈拉海也有一种叫法:会咬人的野菜。山脚下的哈拉海叶子肥硕,就像乡间田野上的刺菜。牧区老人说:吃上几顿哈拉海,一年下来无病灾。摘了一袋子哈拉海回去,体会了挖野菜的乐趣。秀英告诉我们哈拉海凉拌或者和羊肉、土豆一起炖,都很好吃。第一次采摘哈拉海,心里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无以复加,治愈系的大黑山满足你的所有需求。

  山是这里的好风水,草是这里的好风水,人也是这里的好风水。秀英的丈夫文明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这个淳朴厚道的牧民,把游人扔掉的垃圾捡到一个大袋子里,用电动车带出山。美琪也和爸爸一样,在山里捡垃圾……

  五

  嫦娥山已经去了很多次了,用冉姑娘的话说,去了八百次也不够。四个季节各具特色,从繁茂丰盛到孤寂荒凉,而后往复,四季轮回。

  等了一年,又来到了查布嘎图,草还没有完全长出来。起初以为牛群、羊群、马群因为没有草吃,都被圈在围栏里,当拐过几道弯、穿过一片乱石滩,在三面环山的山谷里,看到牛群、羊群和马群悠然地吃着草。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静寂、空旷。闲散的云飘在山顶,远山之外有牧歌飘过。

  一匹漂亮的马站在山岩上,风吹动长长的鬃毛和尾巴,它只是静静站着,有一种绝世独立的感觉。阳光照在它的鬃毛上,闪闪发亮。我被吸引住了,坐在它斜对面那块岩石上拍摄它。刚想换一个更佳的角度,却惊到了它,它甩甩尾巴从山石上跑向山谷,留下侠士一样的背影。或许它是岩画上勇士的坐骑,在岩画上寂寞了,下来吹吹风。

  一只黑头羊在山石上好奇地看着我,逆着光,我看到黛青色的远山下,这只羊被笼罩在神秘和朦胧的光影里。如果没有那种光影的笼罩,这种神秘的美感就不存在。光成就了一切,光也会把烦恼的情绪全带走,把心照得更澄澈。

  一只黄鼠在草地上啃着野草,它是这里的土著。可能这里人迹罕至,它极少看见人类,看见我们出现,待在那里一动不动,小眼睛闪闪发光,那种呆萌样暖到了我。在山间忽然觉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一个摄影家说:草原上的生灵才是这片热土上真正的主人,延续着草原生命的轮回。常常看着它们发呆,在我眼里它们是牧民的兄弟、孩子,可能只是这一世的轮回,今世的名字叫牛、马、羊、狗,也可能是野草和树木,或者是田鼠和其他野生动物。

  山间很静,只有羊咩咩叫的声音,羊群走过后,山崖上百灵鸟婉转清越的叫声,让山间更静。忽然看到一只好看的蓝色的鸟,相机一动就抓拍上了。回来查了一下,它叫蓝矶鸫,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常活动于多岩石的低山、溪流地带,以昆虫为食。蓝矶鸫还会模仿别的鸟发出悦耳的叫声。

  静止的山间岩画,灵动清越的鸟鸣,伴着羊群咩咩的余音在山间回荡。查布嘎图,到底还有多少让人惊喜的事物……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