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多彩非遗

非遗传承 助民增收

  赶制服装。

  挑选线轴。

  其木格(左)向学员传授裁剪技艺。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室,只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其木格和助手正在制作蒙古袍。其木格根据察哈尔服饰的款式、风格,又吸取了各地蒙古族部落服饰的可取之处,加以改进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察哈尔服饰体系。

  据介绍,近年来,正蓝旗组织其木格等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班”等多期培训班,加大对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项目的传承保护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牧民增收的独特作用。截至目前,全旗有500余名妇女掌握了蒙古族服饰生产加工技能,从事蒙古族服饰生产加工销售的个体作坊有60余家,从业人员逾300人。文/图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