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悦读

在泥泞中绽放——读《童年》

  □戴奕琳

  说起童年,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阳光下嬉戏的孩童和各种愉快的生活场景,但翻开《童年》这本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童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生活的苦涩。

  《童年》由高尔基的自身经历改编而成,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十分悲惨。他幼年丧父,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里,而外祖父的家庭中充满了仇恨与压抑。在这里,亲人之间钩心斗角,兄弟为争夺财产而六亲不认,外祖父喜怒无常,经常毒打外祖母与阿廖沙,年幼的阿廖沙随时都会挨骂、挨打,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虽身处黑暗,但他的童年中也有温暖的光亮。外祖母是家庭里为数不多疼爱阿廖沙的人,她非常慈爱、善良,不仅为他讲了许多民间故事,而且还教导他要做一个积极、包容的人,自己却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一切压力,像一棵大树为阿廖沙遮风挡雨。“小茨冈”是外祖母捡来的孤儿,他善良、淳朴,经常挡住向阿廖沙挥来的鞭子,与阿廖沙建立起了珍贵又深厚的友谊。

  《童年》展示了当时悲惨的社会现状,同时也流露出一抹希望的色彩。阿廖沙虽年龄小,却爱憎分明。他没有被糟糕的环境磨灭掉希望,而是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外祖母、小茨冈、“好事儿” 等优秀人物的影响下,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在与丑恶现实不断斗争的过程中,他勤奋学习,最终成长为一个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的人,这份坚韧格外让人敬佩。

  合上书本,阿廖沙在苦难中挺立的身影仿佛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对比书中那充满苦难的童年,我们如今被父母捧在手心、被亲情包裹的日子,简直是蜜罐里的时光——没有凶恶的目光,没有挥来的拳头,只有温暖的关怀与呵护。即使身处困境,阿廖沙也能心怀希望,与困难斗争,在风雨里顽强成长,我们这些沐浴在阳光下的少年,更该将这份自强不息的力量装进心底,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把每一次挑战都变成成长的阶梯。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