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艺术评论

别忘了历史的英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观感

图片来源:网络

  近期,由内蒙古籍演员魏大鸣领衔主演,湖南卫视和金鹰纪实卫视首播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左宗棠收复新疆》共六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危机重重》、《大战前夕》、《铁马冰河》、《黄沙百战》、《金瓯无缺》、《天风海雨》。

  这是一部反映民族英雄左宗棠辉煌历史功绩的纪录大片,首次以左宗棠事迹为主线,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讲述晚清一段中国故事。这是左宗棠领军收复新疆的传奇故事,是赞扬国家英雄的史诗故事,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的爱国故事。看了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深刻感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自主自强方能自信自立,只有珍惜自己的民族英雄方能保持民族凝聚力,只有与时俱进方能国泰民安。

  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左宗棠收复新疆》严格依据真实的史料写剧本,采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中规格品质最高的还原拍摄方式。在片子的后期制作中,为了更好地将文化和科技相融合,摄制组在芒果大模型的基座上训练了目前全球最强的清代人物场景微调模型,提供了超高画质的AIGC制作场景还原视频,极大提升了镜头精细度、画质美感度,每一帧画面都能引起观众共情,吸引更多青少年受众,鼓励更多青少年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导在讲这个中国故事时,创新叙述手法。这部纪录片精心策划了结构,把重大的历史事实安排在六个章节里,节奏鲜明流畅,如同一部引人深思的历史教材,一课连着一课讲述着,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从历史的画卷中走出来,带着时代的印记和生动的个性。其中左宗棠的个性最为突出,他正直、忠诚、果敢、睿智、孤傲..........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为了表现他的性格,设置了许多有趣的情节。每一集里都有新的故事线索和矛盾冲突点,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关注度,在感受厚重的历史感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从而引发探讨一系列社会议题。例如怎样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怎样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而奋起抗争?这些问题不但让观众在欣赏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还引发了他们对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思考。纪录片中的人物用他们的言行给出了答案,用他们的胆识和热血,书写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华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编导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以古今中外广阔的视角,探察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不仅具有较高的娱乐品味和审美价值,还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学到许多有关历史和社会的知识,并且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左宗棠收复新疆》采用了直面宏大主题的叙述和不同的表现方式,与近年来电视剧的历史叙述、传记叙述和社会史叙述从微观抵达宏观的潮流相契合,是一种讲中国故事的叙述创新。强劲的主线,没有旁枝逸出。这就要求饰演左宗棠的演员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力。摄制组在演员的选择上高度慎重,最终选定了内蒙古籍著名演员魏大鸣。他是原内蒙古话剧院一级演员,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表演系,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理事、呼和浩特朗诵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他曾在《大宋宫词》、《扫黑风暴》、《大盛魁》、《驱霾》、《驯马手》等百余部影视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尤其是《青年乌兰夫》中饰演的李大钊得到业内外的高度认可。由他领衔主演的电影《土地志》先后荣获金鸡百花最佳影片提名奖;他于2018年荣获“山西优秀电影奖”,优秀男演员奖。

  魏大鸣接过角色后,阅读了大量史料,了解了历史背景和左宗棠的经历,在表演中没有辜负剧组的期望。魏大鸣在塑造左宗棠时,运用写意的创新手法与写实手法相融合,那超越性的意蕴表达和心理时空灵动叙事,突出描绘了英雄人物的精神气质。例如面对朝廷反对派的指责,魏大鸣正气傲然;面对着军费短缺的困境,魏大鸣勇气巍然;面对敌军的顽抗,魏大鸣大气凛然.........魏大鸣在表演中能够准确把控人物情绪,做到不愠不火,恰到好处,精准做到契诃夫所说:“好和坏都不要喊出来。”从而让观众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现实对历史的阐释以及艺术对历史的还原。

  这部纪录片的播出,让观众从心中对这位大英雄——左宗棠,充满了无上崇敬。原来影视艺术能够重新发现历史,发现中华民族的“英雄”与“英雄主义”。

  回顾历史,对抗遗忘!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性、崇高的审美性和鲜活完整的叙事性,高唱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讲述了一堂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凝聚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感,唤起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共鸣。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