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悦读

扬精神之帆,向信仰远航——读《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

  □钟芳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如大河奔流,浩浩荡荡,波澜壮阔,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广泛而深厚的精神谱系。由著名党史专家陈晋担任主编,梁衡、王宏甲、徐剑、李舫、李春雷、丁晓平等多位名家联合撰写的《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一书紧扣历史脉络与时代背景,以纪实与叙述融合的笔法,通过大量具体人物和事件细致勾勒我们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为读者提供了一扇打开中国共产党精神气质的窗口。

  这是一部真实感人、生动好读的精神故事书,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核心内容,抒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以及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风貌。

  全书精选重大事件与典型人物,将49个抽象的精神坐标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动人的历史瞬间,回顾他们为党、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壮丽人生,生动擘画了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与行动铸就的精神图谱。既有思想的厚度,也有情感的温度,读来极具深意、引人深思。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诞生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发展成为拥有超一亿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建党的开天辟地,孕育了党的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红船精神照亮党的航程。本书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核心内涵做出清晰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在革命烈士身上留下鲜明印记。例如,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写下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冰天雪地里,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伟大建党精神宛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党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一系列精神有机串联起来,继承发展起来,逐渐内化形成党独有的红色气质,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于挑战、不惧牺牲的英勇斗志,用信仰铸就铮铮铁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在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新中国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建设之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勇气,创造出辉煌的历史,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时代的标志和印记,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为奋进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书中并非只有单纯的理论,讲述的每一个精神坐标都不是抽象存在和说教,而是具体的、生动的、鲜活的、可感可亲可行的,用一个个党史人物的鲜活案例表达出不同精神的生动面貌:在“长征精神”部分,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映照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根本宗旨。“抗美援朝精神”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的杨根思、在烈火中忍受剧痛岿然不动的邱少云等英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保家卫国不惧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科学家精神”抒写中,从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到黄大年、南仁东、屠呦呦,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胸怀祖国、矢志创新。每一个精神坐标,都是一座高山,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一束信仰的光。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通读本书,我们看到了过去,感受着现在。这条穿越岁月风雨的大河,奔腾向前、生生不息,新时代的中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让我们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凝聚力量,勇毅前行。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