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传宝
日前,电影《南京照相馆》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取材于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而极其残忍的罪证影像。
故事讲述了1937年底南京大屠杀时,一群普通的南京百姓在吉祥照相馆避难。为了活着,留得青山在,他们被迫为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面对日军屠城的残酷暴行的罪证照片,以邮差苏柳昌为代表的这群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千辛万苦将屠杀罪证的照片运送出去,公之于众。
电影《南京照相馆》长达两个多小时,但自始至终,毫无冗长之感。《南京照相馆》不是在讲述故事,而是以一种凝视与回望的姿态在唤醒历史记忆。影片通过“吉祥照相馆”这一特殊地点,把南京城的血泪记忆谱写成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看着电影,感慨万千,内心难以平静。
电影通过伪善的日军随军摄影师伊藤的镜头,将人到非人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群毫无人性的“妖魔鬼怪”,打着“共荣”的旗号,侵略中国,占领南京。这股恶魔,表里不一:一面烧杀淫掠,杀人抢劫,无恶不作;一面又要拍日中友好的照片,蒙骗国际,为自己的侵略恶行寻找合理理由。
日本侵略者拍摄的杀人场面的照片,目的是震慑其他中国人,让我们害怕胆寒,放弃抵抗。这些照片自然不能传播出去,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日本侵略者就要想方设法毁掉底片。
《南京照相馆》电影中的中国人,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开始也没有高尚的觉悟,他们只想活着。但面对惨无人道的照片,不!这不是照片!这是一个个中国人的生命!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同胞!于是,这群中国人保留证据,历经万难,寻找机会,将罪证照片公之于众,揭露日军暴行。
电影中,日军捆绑中国百姓进行刺刀练习,无辜平民被残忍枪杀,南京城街头尸横遍野,每一个画面都让人感受到多年前的那场灾难的兽性与残忍。电影中,邮差苏柳昌在日军的胁迫下冲洗胶卷,在显影液中,照片上的日军士兵狞笑着,尸体堆积成山,同胞被砍头、被活埋、被烧杀……画面血腥让阿昌双手颤抖,难以名状,义愤填膺。《南京照相馆》电影中的血腥照片,正是揭穿谎言、对抗遗忘的历史记忆。
《南京照相馆》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是,当日本兵的刀刺进苏柳昌的胸膛,他对日本兵说:“我们永远不可能是朋友,不可能……”
“我们,不是朋友。” 我们不要忘却,人性中的善总是轻易地被恶所践踏,但正是因为善这般脆弱,它才如此珍贵。这段中国历史的伤痛,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良知深处留存。
1938年,当15岁的南京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的胶卷时,看到底片上的日寇暴行,罗瑾、吴旋冒着被日军发现被杀害的风险,偷偷加印多张照片,制成相册,用稚嫩的笔触画下滴血的心脏和醒目的“耻”字作为封面。在如今的南京估衣廊的旧址上,虽然华东照相馆的橱窗早已化作历史尘埃,但罗瑾、吴旋两人用生命守护的16张照片,以强大的力量叩打着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的心灵。
电影以无可辩驳的影像证据,将历史的血色岁月刻印成每一位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记忆。那段血腥杀戮场面、惨绝人寰的历史,尽管在《南京照相馆》中已经表现得相当克制,没有大幅展示血腥场面,但通过枪声、哭泣声、呼喊声、惊恐的表情,无声的照片,透过历史的硝烟,仍然让人愤怒于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恶行,依旧让人义愤填膺。
《南京照相馆》影片的最后,来自“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那组剪映,是每个中国人情绪的顶峰。
直至今天,还有日本右翼及当权者不敢面对历史,不肯承认错误,甚而倒行逆施,违背真实,妄自篡改历史教材。
真相如果不据理力争,假相就会铺天盖地;谎话说多了,就容易成为“真实”。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我们曾经的巨痛,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深深铭记。我们要时刻警惕,保持清醒,坚持为真相而斗争,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勿忘国耻,铭记国仇家恨,方能振兴中华。
历史,绝不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