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文化盛宴

邓灿:写在大兴安岭垦区的情怀

  在内蒙古狭长版图的最北端,有一片土地,叫大兴安岭垦区,这里曾经是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拓源地之一。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垦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粮食基地。谈及当年的拓荒者,仍然有一个名字被许多人铭记,他就是当年的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局长——邓灿。

  邓灿(1938—2024),湖南宁乡人。15岁投身军旅,21岁从部队转业到北大荒,曾经在大兴安岭垦区带领职工开垦良田50多万亩,是一代拓荒人的精神楷模。

  时光易逝,情怀长存。2025年8月,为了纪念邓灿,大兴安岭垦区在成立65周年之际,推出了“墨韵流芳大荒魂”书法展。此次展出主要集纳了邓灿先生的书法作品,亦收录了人们对他的追忆文字等等。据了解,展出在垦区反响强烈,人们不但沉醉于邓灿的书法艺术,更透过墨染,看到前辈的精神底色。

  邓灿转业到北大荒之后,一边刨冰卧雪开荒犁田,一边坚持书法创作。在祖国东北的大荒之地,既是躬身耕耘的拓荒人,又是笔墨传情的书法家,这个双重身份,便是一段垦荒史上的佳话。为了缅怀他,今特将邓灿先生的几幅作品和展出中的几篇文字辑录于此,是为纪念,更是对老一辈农垦人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编者

  邓灿书法作品:

      这是2010年垦区开发建设50周年时,邓灿同志书写的作品,精心装裱后,由夫人陈荫萍亲自送到庆典大会。他的赠词鼓舞人心:"艰苦拓荒半世纪,功在当代持续发展,千秋业惠及后人”。

点击【邓灿书法】可下载查看更多作品
 

   农垦人忆旧:

  一位将生命融进农垦史诗的老兵

   胡兆民

  听闻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在垦区开发建设65周年之际,举办“邓灿为垦区题词暨书法展”活动,我内心满是感动,往昔记忆翻涌,思绪万千。回首先后两次在垦区工作的六年时光,桩桩往事如昨日重现。

  我与邓灿先生初识,源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老领导王欣同志的引荐。早年间我在莫力达瓦旗工作时便与王欣同志相交,后曾同期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一个班子共事。2015年春,我由集团公司转任扎兰屯市工作,期间与王欣同志陪同的邓灿先生在绰尔河畔相逢。在那片浸润着垦荒汗水的黑土地上,他紧握我的双手,掌心传递着拓荒者的厚重温度,儒雅谦和的笑容如春风拂面,坚毅的眼眸深处,仿佛映照着荒原上不灭的篝火。那一刻,一位将生命融进农垦史诗的老兵形象,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他勉励我要对党忠诚、勇于担当,要将农垦精神代代相传,这不仅是前辈的亲切关怀,更是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始终感召着我不忘农垦岁月,始终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邓灿先生21岁随十万转业官兵挺进北大荒,又转战到大兴安岭垦区。他们喊出“庄稼不收年年种”的铿锵誓言,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化作战天斗地的实际行动。先生始终高擎农垦精神火炬,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我国农垦事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离开工作岗位后仍心系热土,多次重返垦区,步履所至,皆是深情。

  2018年底,我又由党政机关转回垦区工作。2020年夏季,我代表集团公司参加大兴安岭垦区开发建设60周年活动期间,与时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武同志交流,建议他要依托大兴安岭垦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总结提炼出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随后由王欣同志担纲的工作专班即进入工作状态,一分汗水、一份收获,2022年在农垦先驱李在人诞辰100周年之际其雕像落成;由王欣同志牵头执笔的以乔杰林、李在人、邓灿等前辈光辉事迹为主题的《忠诚》、《担当》等系列书籍出版发行,这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已经成为呼伦贝尔农垦文化传承的枚枚火炬,成为传承王震将军“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的星星火种。

  还记得2024年11月15日晚,读到王欣同志《豁然·坦荡·奉献——记邓灿同志》的文章,方知先生已离我们而去,内心万分悲痛,随即与文武和王波两位同志共同追思缅怀了先生的榜样人生。斯人虽逝,薪火永续,今遥望兴安叠翠,惟愿吾辈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融入血脉,将先生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新时代呼伦贝尔垦区续写“中国饭碗”的新华章!

  ——作者系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任职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墨宝印记 薪火相传

  王波

  举办邓灿老局长书法展,既是为缅怀先辈、致敬拓荒者,更旨在以笔墨为桥锚定精神坐标,为新时代大兴安岭垦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如今的大兴安岭垦区,早已褪去当年的荒蛮底色,焕发出蓬勃生机。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万亩良田丰产增收,特色产业蓬勃兴起;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楼房、开轿车已成寻常事,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垦人的身份地位也显著提升,从昔日的“拓荒人”蜕变为今日的“新农人”,在“强垦惠民”的舞台上愈发自信。我们渴望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文化里找到精神归宿,而老局长的书法,正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滋养心灵最佳载体。

  老局长的实干品格、正直风骨与包容胸怀,都凝练在笔墨之间:横平竖直是做人的刚正,遒劲笔力是拓荒的豪情,温润笔墨是为民的热忱。

  此次展览展出的每一幅作品,既是回应职工群众对优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更是想让新一代农垦人明白:我们如今的好日子、高地位,源于老局长们当年的坚守与付出、拼搏与奉献。

  愿这墨香浸润人心,在文化滋养中凝聚起磅礴力量,让“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在大兴安岭垦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系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字里行间,是豪情与担当

    卢正彦

  为邓灿局长举办书法作品展,本质上是对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垦区老一代农垦人的怀念,更是对他们用青春与汗水铸就的农垦精神的崇高致敬。

  邓灿老局长也是我非常敬佩的领导,他与那一代农垦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垦区的奠基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物资极度紧缺,他凭借出色的协调沟通能力,总能为垦区争取到上级领导和友邻单位的支持。他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爱护下属,总是耐心讲道理,讲究工作方法。他更重情重义,即便退休离岗,仍多次回访垦区,看一看这片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土地,念一念曾经并肩奋斗的战友。

  老局长的书法亦如其人,笔力雄健、气度开阔,字里行间满是拓荒者的豪情与担当,观之总能给人以鼓舞与奋进的力量。如今为他举办这场书法展,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他个人一生奉献的致敬,更是我们全体农垦人的骄傲。

  ——作者系呼伦贝尔市政府原巡视员;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原局长。

  笔划里蕴含大智慧

  黄元勋

  邓灿老局长总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一眼洞见问题的核心。举重若轻的智慧和润物细无声的担当,至今是我们心中领导力的标杆。

  邓局长的书法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观其笔墨,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博学多才,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作者系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

   墨韵映初心 风范启后人——忆邓灿老局长

    王欣

  人生的意义,在于将生活淬炼成艺术,邓灿老局长做到了。

  他是我的引路人,他坦荡无私,堂堂正正,让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与追随。他送我的书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他退休后,告别黑龙江总局的待遇,却格外关注工作仅6年的大兴安岭垦区,并以勤于书法的成就,多次为垦区题词,回报垦区。

  他的书法最能反映他的风度和才华,是证明他文化自信的最好标志。

  如今为他举办书法展,传承他热爱农垦、忘我无私的优秀品格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意义重大。愿老局长的笔墨星火,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让这份精神,在农垦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作者系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