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文化盛宴

北疆文化活动季|300余项活动点亮群众“多彩”生活 让民族团结奋进之声响彻北疆

  9月26日,内蒙古体育馆内灯火璀璨,歌声飞扬,“歌游内蒙古” 北疆文化活动季闭幕主题演出暨《歌从草原来》中秋欢乐夜群星演唱会在这里震撼上演。从6月草木繁盛的青城夏夜,到9月灯火璀璨的中秋良宵,历时数月的“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祖国北疆绘就了一幅 “文化惠民、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从启动主题演出的万人狂欢,到闭幕群星演唱会的温情落幕,活动以8大板块、超300项文化与文旅体验项目,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不仅点亮了各族群众的“多彩”生活,更让北疆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交融中绽放。以“北疆文化活动季”为关键词,自6月6日到9月25日全网监测宣传数据的影响力值为62.1 亿,这一亮眼成绩正是其思想高度与群众温度同频共振的生动见证。

  一场“众乐乐”的文化盛宴  让群众共享惠民福利

  主题演出以“凝心光影草原夜”为序章,串联“回响·歌游内蒙古”“万象·北疆文化热”“声汇·歌从草原来”三大篇章,通过17个浸润草原温度的节目,为“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是一场明星云集的艺术狂欢,更是一次全民共享的文化福利。苏勒亚其其格、其日嘎、哈琳、锡林宝力日、王冰冰、呼斯楞、云飞、舒克、科尔沁夫、石头等知名艺人,与额尔古纳乐队、张尕怂乐队等同台献艺,让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群众都能找到共鸣——《呼伦贝尔大草原》《天下最美》《苍天般的阿拉善》《圪梁梁》《各族人民心连心》等经典老歌串烧唤起青春记忆,带动三代人共情,引得观众呼声阵阵。

  更让群众暖心的是,这场跨越盛夏与金秋的文化盛会,从始至终“以人民为中心”,将“文化惠民”从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福祉。内场49.9元、39.9 元,看台 29.9元、19.9元、9.9元的亲民票价,让 “看明星演出”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从山西来呼和浩特专程看演出的郝女士感慨:“这是一次精彩的文艺大餐,见到了喜欢的明星,还和呼和浩特的朋友相聚,太值了!”

  呼和浩特72岁的王女士和女儿早早来到现场,说起演出嘉宾如数家珍:“云飞、呼斯楞、苏勒亚其其格都是我很喜欢的歌手。以前看明星演唱会多贵呀,没个几百块根本下不来,这次演出可太亲民了,只花了29.9元!”

  演出现场,观众挥舞的荧光棒、如繁星般的手机灯光,以及自发的全场合唱,不仅是对演出的认可,更是群众对文化惠民政策的热烈回应。这种“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动能。

  一曲“心连心”的北疆赞歌  让民族团结具象化

  当苏勒亚其其格《歌游内蒙古》《在草原等你》点燃全场,金马镫组合、阿古达木等本土歌手用熟悉的草原金曲传递对家乡的热爱;当哈琳与丈夫锡林宝力日合唱《爱的幸福》,暖光下的温情互动,让“民族团结”具象为情侣的依偎、老夫妻的比心、孩童的鬼脸——这些平凡却真挚的瞬间,恰是北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的生动缩影。

  有奖互动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分享“在呼伦贝尔骑马、在呼和浩特品奶茶”“在阿拉善看胡杨林”的体验,一句“来了就不想走”,道出“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的吸引力,更彰显文化交融带来的情感共鸣。

  创新演绎持续发力,更融入了使命担当的深度。额尔古纳乐队不仅唱响《唱起草原的歌》,更带来新歌《野马的秋风》,主唱呼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本土乐队,能够全程参与非常的骄傲,希望能够把北疆的歌声传递的更远”,这份对家乡的赤诚,是文化传承的鲜活动力;呼斯楞倾情献唱《你是我的英雄》,让观众想起人民警察、医护人员等“凡人英雄”,王女士红着眼眶说:“歌声太有感染力了,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将艺术共鸣升华为对平凡奉献者的敬意;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火焰蓝轻骑兵”小分队演唱的原创歌曲《正北方》,以马头琴元素融合消防员的使命担当,“斗火魔、战火场后,品一碗奶茶香”的歌词,既展现北疆烟火气,更传递“上刀山、下火海”的卫士精神,队长卓娜受访时表示,火焰蓝轻骑兵小分队成立于2021年,目前有9名队员,有的是灭火救援的战斗员,有的是消防通讯员,有的是新闻报道员。希望能够通过这首歌让大家看到新时代消防员青春、阳光的一面——既有火场冲锋的果敢,也有对这片土地的柔情。

  最令人动容的,是传承的力量。参加过 “九三阅兵” 的女民兵代表史艳坤一句“我面前是祖国心脏,身后是壮美北疆”,眼含热泪的真情流露,引得全场雷鸣般掌声;党史研究工作者哽咽着讲述内蒙古抗战时期伤亡数据:“从1931年开始,我们内蒙古地区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伤亡人数是24319人,平民伤亡57396人,间接伤亡至少437100人,每一个数字都是有铁证的……”让在场观众深刻铭记历史。这些片段不再是单纯的演出环节,而是将 “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播撒进群众心中,让北疆文化在歌声与讲述中代代相传。

  闭幕时,云飞压轴唱响《草原的月亮》《永远的赞歌》,全体演员身着各民族盛装手拉手合唱《为内蒙古喝彩》,五彩服饰与嘹亮歌声交织,将 “民族团结”的主题推向高潮——这场闭幕演出,早已超越 “娱乐”的范畴,成为一次浸润人心的思想洗礼。

  云飞在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做一名北疆文化的传播者,通过歌声让更多人认识内蒙古,了解内蒙古,走进内蒙古”。

  一份 “实打实” 的文化答卷  让北疆文化焕新彩

  从盛夏到金秋,“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不仅有启幕与闭幕的高光时刻,更以“节俭办活动”“开门办活动” 的理念,构建了覆盖全季、惠及全民的文化生态。8大板块、37 项自治区级文化活动、38 项盟市联动活动、300 余项文旅体验项目,涵盖精品展演、群众文化、文旅融合、展映展播等多个领域,实现了 “线上线下、剧场内外” 的深度联动。

  依托“歌游内蒙古”品牌,推出“跟着赛事、阅读、非遗、展览、文博、演出、美食去旅行”7大主题300余项精品活动。以主题化、沉浸式体验串联草原、黄河、民俗等特色资源,让游客在旅行中深度感悟北疆文化魅力。探索产业化运营路径,做大活动季文化产品体量,引入市场营销机制,以“产品跟着人群走”思路,设置创意产品营销线,绑定“产品”与“消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真正做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策划:周长翔

  监制:刘霄

  审核:任佳

  记者:张巧珍 马丽侠 张玲 安格旭(实习)

  摄影:牛天甲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