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艺术评论

当代绘画“何以中国”?——“守正创新 笔墨流金”四人绘画联展的个案与路径

  靳尚谊 《服装设计师》

  靳尚谊 《杨门女将》

  杨飞云 《梁家河老队长》

  刘万鸣 《溪岸听泉》

  蒋威 《九峰聚秀》  

  ◎徐强

  11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守正创新 笔墨流金:靳尚谊、杨飞云、蒋威、刘万鸣绘画作品联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四位艺术家的103幅油画与国画作品,形式新颖,在国内艺术家联展中亦是少见。四位艺术家均为当代油画与国画领域的领军人物,此次联展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画种的视觉对话,也为当代绘画联展的策展实践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范例。展览通过作品的多维呈现,深入探讨了守正创新在当代绘画中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引发对“绘画何以中国”这一时代命题的思考。

  作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奠基人,靳尚谊将西方油画写实语言技巧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神形兼备、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之美相结合,其代表作《青年女歌手》《塔吉克新娘》开创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东方油画语言体系,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此次展出的《杨门女将》《服装设计师》《思》等皆体现了靳尚谊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以及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信念,是他油画艺术探索之路的真实记录。

  在《杨门女将》中,靳尚谊用油画语言演绎了戏曲里穆桂英的形象,在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杨家女将赫赫有名,穆桂英以其中一位代表出场,用飞刀代枪战斗颇有名气,元明清各代戏曲也陆续将她的事迹推向台前。靳尚谊笔下的穆桂英清丽耀人,风姿绰约,神采飞扬,激情澎湃,有一种誓与强敌拼命到底、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气象;而《服装设计师》画面上是一个穿宽松蓝裙、侧坐回首的年轻女设计师,给人一种清凉宁谧的感觉,这不禁让人联想起生活中的女性,充满着一种温婉温润的气息;《思》是一幅人物画作品,画中有一位穿着红色上衣、盘腿坐在沙发上,正在冥思苦想的青年女性,凸显出中国人为人为事所倾注的心力和中华民族勤于思索、善于创新的特点。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后,在用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时代精神,一直是困扰着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难题。而靳尚谊从画人物肖像开始,专注表现中国人,同时也创造了东方式的古典美、传统美,并且更多地画出了民族、时代的精神和风貌,成为现代中国油画最经典的范本之一。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写实主义油画家,从杨飞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用画笔有力地勾勒出的是人性最真诚的一面和情绪最为真挚之处,每一个细节都能洞悉情感涟漪,无不展现着生命的张力。本次展览共展出其油画作品32幅,多为人物题材,画面形象生动传神,包罗万象。

  《十五的月亮》《思远》《雅歌》塑造的是静穆和婉的女性形象;《油画研修生》《美院学生》《时光》勾勒的是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朝向光》《梁家河老队长》《一碗热水》等刻画的都是真诚奋斗的劳动人民形象,赞美了他们劳苦坚忍、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还有《云南布朗族少女》《斯日古楞像》《新疆塔吉克大学生》《甘南藏女》等以各民族人物风采折射出不同地区服饰文化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反映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中各种服饰文化的相知共融——各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在这座温暖璀璨的大家庭里共襄建设美丽新中国的盛世繁华。

  除了油画人物以外,还有几件来自杨飞云的油画风景,这些都是近年山西、塞罕坝、婺源等地的写生作品。这批作品注重现实生活、当下的时代气息,大多以朴实无华的目光去攫取自然生态之美和环境之韵。作品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品读生活中的日常一角,然后用语言把它提炼、升华为一种画语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的真挚、善良与美好,其中洋溢着暖意与希望,这是中国的今日气象,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蒋威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承古开今的扛鼎大家,他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多年,不仅深耕文物研究,更将深厚的学养融入笔端,在中国画的技法探索与创作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数以万计,古代书画更是琳琅满目,可谓是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古意”,正如赵孟頫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中国上下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总结就凝聚在画里的“古意”二字当中,这就是深厚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深远的精神所在。由于蒋威多年身处故宫,在这丰富深厚的艺术长河中浸染多年,为蒋威带来丰厚的艺术滋养,所以其画风自然具有浓郁的“古意”,其作品也赋予人们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与感悟,更以笔墨方式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泱泱大气传达出来。

  蒋威的山水创作为本次展览守正创新之义作了最好的解释。学古而不泥古,在吸取历代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将其与当代的创作和表现手法、时代精神相结合,追求一种博大、宏深的民族气象,而在这种古今相融的过程中又能将西洋绘画的优点体现出来。本次展览展出的均是他近年创作的山水画代表作,其中《九峰聚秀》《青山揽胜》《九峰揽胜》等大型巨作,画风恢宏大气,令人目不暇接。此次展出还有《萨拉乌苏雨后圣境》《游阿尔山天池》《乌拉山大桦背》等作品,用笔墨歌颂内蒙古的壮丽河山——大青山、阿尔山、桌子山、黄花沟……驻足其内,可静心凝视、极目远眺,视线追随山势起落与蜿蜒。山间偶然有空地矗立几间房屋,似有人家匿于此处,正契合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林四品之意。除却内蒙古题材以外,蒋威更是放眼全国,写生丘壑景观遍布全国各大名山胜水:泰山、华山、井冈山、五指山……他把自然之气倾注到笔下山水中,引领着人们观其树木生机盎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无穷,画出了祖国的巍巍山川与幅员辽阔的巨幅画卷,画面中那一脉青山一掬绿水之间饱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与觉悟。

  刘万鸣堪称当代中国学者型画家中的一面旗帜,他艺术积淀丰厚,绘画题材博大精深,花鸟、山水、人物兼长并优,尤以工笔花鸟画享誉画坛,引领着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探索方向。刘万鸣承古开今、博采众长,将古人用笔的绢里藏锋与设色高古的炉火纯青内化为自己的艺术底蕴,在新时代亦是不断地探索,不仅将古今两种绘画技巧水乳交融在一起,而且开拓创新地进行了独到的尝试,令人们见识了当代指墨花鸟的新境界。刘万鸣兼具传统绘画史论功底,艺术作品也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文气及学识意味,作品承古思今、立意深远,擅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题材入画,无论是寻常可见的鸟雀猫犬、家禽畜牲,还是田间的瓜果蔬菜,皆可入画,赋予其盎然的艺术生命。正如著名的画坛大家董其昌曾说过“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他的绘画扎根于现实生活,以古人为师,以天地造化为师,自然能气韵生动,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本次展览中,刘万鸣的展品是以小幅工笔画为主,如《小黑哥》《溪岸听泉》《瓜熟图》等,题材丰富而有意趣。在他笔下,花卉草虫、各种小动物充满祥和之气,作品之中表现出有如家常般的恬淡氛围,更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展现出了美美与共这一新时代精神。在创作中无不取法自然,践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从细微处观照广袤世界,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共脉搏,寄寓着对宇宙自然的感悟与哲思。每一件画作虽尺幅不大,但是刻画细微,别具风神;题款也十分讲究,细小的文字反而线条更加遒劲有力,一派随心所欲的面貌,不仅体现出其对于书法方面的造诣之高,同时也突出了一种书画同源的思想内涵,可谓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家。

  总体而言,四位参展艺术家的风格各具特色,都是各自精神世界的一种体现,亦是一种艺术追求,都是在以笔墨的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时代风景,展现出守正创新这一新时代的鲜明气象,同时为观者带来美育的启迪和精神的力量。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这次四人绘画联展,不仅是油画与国画艺术家联展的优秀范例,也是博物馆呈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有益尝试,更为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次展览成效卓著,其成功经验为全国博物馆、美术馆举办绘画联展树立了标杆,提供了范本。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