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园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3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旅游报

  孝庄园文化旅游区简称孝庄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境内原达尔罕亲王府旧址,距通辽市区48公里,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历史人文、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生态建设和保护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历史人文景区,规划有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嘎达梅林纪念馆、白龙湖、科尔沁与后金盟誓碑、科尔沁蒙古风情园等10余处景点。景区核心景点是“孝庄故居·达尔罕亲王府”,内设孝庄文皇后博物馆、嘎达梅林纪念馆、达尔罕亲王府历史展馆、科尔沁蒙古马文化博物馆、科尔沁民俗博物馆、元人秋猎馆等。

  达尔罕亲王府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初为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孝庄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后于顺治年间,因宰桑之子满珠习礼晋封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袭罔替十二代,并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内。王府至清朝末年起逐渐衰败,后彻底损毁、荡然无存。2008年,为再现历史,让科尔沁蒙古族历史文化有所归宿,王府原址复建工程正式启动。

  重建后的达尔罕亲王府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严格遵循旧有规制,府门前的照壁墙、石狮子,砖木结构考究的翘檐、门廊、脊兽、阶石,静谧的小花园,高大的“福”字碑,气势恢宏的银安殿,苍劲的百年古榆,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处处显示出这座王府曾经的地位和高规格。

  王府分中、西、东三路,由90余座清代古建筑组成。中路由府门、仪门、印务处、银安殿、寝殿(孝庄故居)、垂花门、后罩楼七进院落组成;西路由札萨克衙门、内务府、王爷演武场、马厩等组成;东路由梅林卫队、驿馆、花园、公主府、书院书塾、仓廪等组成。复建后的王府,为清代中期至今200多年来最大的复古工程,是中国目前现存规模最大的亲王府邸。

  地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的科尔沁草原,历史上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领地,也是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次女呱呱坠地,父母为她取名叫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布木布泰天资聪颖,禀赋优良,在王府故居生活到13岁,由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时年34岁的后金大汗皇太极,从此离开家乡,一别,就是一生。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年仅6岁的皇九子福临继位,年号为顺治。

  公元1644年9月,清廷自盛京迁都北京,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顺治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公元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英年早逝,遗诏传位于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康熙帝。

  温良贤淑的孝庄文皇后,一生“躬奉三朝,两扶幼主”,不仅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位历史名君,也为清初的政治稳定和后来的“康乾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是清初杰出的蒙古族女政治家,被誉为“清代国母”。

  史料记载,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尔沁,并写下著名的《至科尔沁部与众蒙古宴》诗;乾隆皇帝曾两次驻跸达尔罕亲王府,还在府内举办过隆重的33岁生日庆典。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曾担任王府的最后一任军务梅林。今天的达尔罕亲王府,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达尔罕亲王府,孝庄文皇后的身影无处不在,身着朝服的她沉稳而不失威严,青铜铸就的她笃定而充满睿智,手捻佛珠的她贤达又慈祥。她幼小的身影,也在幽静的王府花园内若隐若现。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岁高龄的孝庄文皇后因病离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帝:“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科尔沁,成了她永无归期的故乡,同时也是人们回忆和缅怀她的地方。文/高雁萍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