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疆文博

“北方佳人”邂逅江南水乡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展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展

  展览海报。

  3月29日,“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将于3月30--6月30日于苏州博物馆本馆负一层特展厅展出。

  宝山辽墓诵经图摹本。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在外推展览中尤为特殊,极为重要,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近20年来,首次推出的院藏出土文物特展。

  此次展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苏州博物馆联合策划主办,苏博作为展览引进和展示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全部展陈文物。

  整个展陈工作的前期筹备、大纲编写、展览设计、文物筛选、文物拍照、图录编撰、现场布展等工作全程由双方共同敲定、各自承担相应任务。可以说本次展览是考古院与博物馆的强强联合,实现了出土文物内涵发掘与活化展示利用的智慧碰撞。

  “北方有佳人”展览现场。

  “北方有佳人”以1986年陈国公主墓、2003年吐尔基山女性墓、2015年辽圣宗贵妃墓考古出土实物为主,聚焦北方辽代贵族女子的精致生活。

  展陈分三部分,以“云鬓花颜金步摇”为题,讲述契丹女子对镜梳花黄的闺阁生活,各式妆奁收纳着她们的心头好物。“玉盘珍馐值万钱”,若只是穿金戴银,则未免流俗,契丹女子的奢华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金银珠玉、玻璃水晶、琥珀玛瑙、青白彩釉,即便来自遥远的异域,也会成为她们的日常。

  公主金面具。

  龙纹金手镯。

  玛瑙碗。

  葡萄紫色玻璃瓶。

  “四时畋猎是生涯”“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契丹女子是草原游牧者的后裔,继承了祖先勇武强悍的基因,生来便善于骑射,马背与毡帐是最熟悉的地方;虽也对镜簪花,佩玉鸣鸾,但她们气度宽广,自信豪迈。

  镶玉银鞓蹀躞带、银鞧带。

  银釦青瓷执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在这草长莺飞时节,请君共赴苏州城,见证一场北方佳人与烟雨江南的奇妙邂逅。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冯雪玉

  见习记者:孙柳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