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北疆文博

文物会说话㉕|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壶 我的造型是不是很“潮”?

  我出生于辽代,是辽代独有的摩羯造型,将人及鱼、鸟、螭等动物混合为一体,这样“融合”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很“潮”。仔细观察您会发现,我身上的纹饰包含有摩羯、迦陵频伽两只神兽哦。

  ——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自述

  名称: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

  年代:辽代

  出土:1976年 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套海苏木辽代遗址出土

  馆藏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

  这件珍宝是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摩羯形象来自于印度神话,最初是一种头部像羚羊、鱼身鱼尾的动物,是十二星座之一。这个形象随佛教传入我国后,逐渐演变成龙首鱼身的神兽。

  从这件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壶的摩羯纹和迦陵频伽纹中既可看到大唐王朝的流风遗韵,又集中体现了佛教及中原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反映了辽代的审美。

  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是为辽代贵族“定制”的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器具,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壶作鱼身龙头形,龙头为流,鱼尾上翘,脊背部有花冠状注水口,颈部上方为一女童头像,其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为提梁。通体白釉,前端为少女形象、头戴发髻、劲臂间有彩带、花朵贴饰、人首、鱼身、鸟翼、手捧螭首短注,构思巧妙、造型奇特,为辽代陶瓷器中的精品。

  东汉时期,摩羯纹与佛教一起传入我国。隋唐以后,随着佛教的大为盛行,摩羯纹也得到广泛使用,成为金银器上应用较多的装饰纹样。

  宋辽夏金诸政权的佛教都较为兴盛,多元背景和多民族艺术的交流使得摩羯纹的载体和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较前代有了世俗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这件辽瓷珍宝也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鉴证。

  监制:张敏

  文案/制作:孙春霞

  资料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博物院 亮丽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