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回顾自身的文学之路,可谓用一根针挖一口井,慢慢地发掘着生活的甘泉,深以为自己的作品尚不能回报支持我关心我的父老乡亲,让自己感到欣慰的只有一点,就是我的笔一直聚焦于时代生活。我写过带着岁月痕迹面对时代挑战的《额嬷格》,写过为保留文化锲而不舍的《我是马鞍巴特》,写过积极融入现代生活的猎人妈妈《游猎之地的你》,写过回草原创业的《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写过面对生活冲击坚韧不拔的《锯羊角的额吉》,写过为了保护一片野芍药不惜流血的旅游创业者赵红松,写过常年工作在深山老林,每天要上下26米高防火瞭望塔15次的护林员,写过救助野生狼的牧民阿巴嘎……
中篇小说《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写了一位老牧人面对崭新生活的感悟和禅变,长篇报告文学《春风染绿红山下》则集中展示了16个普通人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
人民的实践,人民身上的信息,总是意味着时代的大主题。在每一次深入生活和写作中,我的心灵都会被笔下的人物深深打动,他们的艰难困苦,他们内心的明朗和高尚,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怜悯,他们的聪明智慧,他们的梦想与追求,他们在历史进步中留下的足迹,让我深思,也让我开朗。可以说,每一次对人物的发现,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故事,还有全新的思维。
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创造远远大于文学的想象。在深情回望内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之际,我们也迎接着更高远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坚信,文学是深刻而持久的精神产品,它所具有的对人类心灵的陶冶和提升功能是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的产生,都不是急功近利的结果,创作须经千锤百炼,走进读者内心,也要经过披沙沥金的选择,每当我阅读那些高屋建瓴的作品,我都会产生一种创新的冲动,砥砺自己从高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上,将自己这一滴水,融入时代的大潮,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力争写出具有美学光彩和文化底蕴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接受人民的检验。
北疆大地,是一个生态的博物馆,也是一个文化的大观园,更是一部新时代的宏图秩卷,需要有精品力作与之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很好的势头,文学氛围逐渐浓郁,不同年龄、不同代际的作者队伍均活力焕发。
我们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国内重要报刊上,内蒙古日报文学副刊《北国风光》,经常推出精品力作,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的日益进取,也孕育着未来的辉煌。
文学的高质量发展,除了作家的努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推动。文学创作的群体越大,文学氛围就越浓,越能推出高艺术水准作品,推出拔尖人才。
据我在文联工作30余年的肤浅体会,文学期刊对青年创作者具有苗圃的作用,很多文学名家也都有在基层期刊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经历,内蒙古日报等报刊的文学副刊,以及盟市文学期刊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汲取一些经验,从基层投入,从文学副刊入手,坚持数年,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