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千层牡丹托子》。
段丽珍教授徒弟们地毯剪花。
地毯《鹿鹤同春》。
挂毯《盘龙》。
地毯《八骏图》。
地毯《踏雪寻梅》。
□王璐
苍天般的阿拉善,不光有着北疆凛冽的风,更有着“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大漠胡杨。这片辽阔、坚韧的土地,孕育了大气、瑰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一根根毛线,在织毯人手中染色、捋顺、结扣、编制,历经多日,才能生产出一块地毯。虽不及机器制作快速便捷,但因着岁月的沉淀,与织毯人真心的温热,反而愈加迷人……
积淀岁月 传承悠久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马托的新疆维吾尔族织毯艺人从很远的西域国学得一手精湛的织毯技艺,无论飞禽走兽、花卉云霓,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织得惟妙惟肖。后来,随着定远营古城(现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的逐日繁华,马托弟子越过贺兰山,将地毯织造技艺传到阿拉善……”在项目申报书上,关于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来源,有着这样一段传说故事。
据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于公元1736年以后,至今有28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阿拉善的满族商人、“福泰云”掌柜王泰,专程到宁夏地毯作坊学习地毯织造和管理,随后在定远营古城办起了第一家地毯手工作坊。继王泰之后,地毯作坊叠起,有名的大作坊还有赵、腾两家,20世纪40年代末定远营古城尚有20多家地毯作坊,他们织出的地毯享誉世界各地,出现了刘如采、赵文艺、马黎明、潘吉利、段建设等业主。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左旗的城镇工厂,也有部分家庭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生产。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成阿拉善左旗地毯厂,大规模生产阿拉善地毯。地毯作坊师傅以亲属相传的方式,传承技艺。2000年以后,地毯厂因诸多原因停产后,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进入家庭生产,至今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
源于阿拉善的自然环境,土种羊毛鳞粗、洁白,物理性能好,织出的地毯具有质刚、弹性强、拉力强、光泽好的特点。阿拉善地毯工艺复杂,从设计到完成要经过构思设计、织造、平、剪、洗、造旧等工艺,代表作三蓝仿古地毯以苍天厚土的蓝黄为主色调,沿用民间流传数千年的结扣工艺,仿宫廷图案精心手编而成。
此外,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中代表作《山水牡丹》《海水朝阳》《满地金砖》《鹿鹤同春》《九龙抱柱》等,都是国内地毯中的精品。作品表现了内蒙古西部历史文化的沉淀以及审美情趣和地域生态文化,成为了解内蒙古的一扇窗口。
潜心研究 创新发展
目前,在阿拉善地毯织造领域较活跃的当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段丽珍,她今年将近70岁,从事阿拉善地毯织造长达50多年,对各道工序了如指掌,尤其擅长片花、仿古地毯的织造技术。
“1972年,我刚进阿拉善左旗地毯厂工作的时候才16岁。”段丽珍回忆道,经过认真学习后,她很快就掌握了地毯的织造、片花、整形、造旧及成品验收等技艺。1990年,还被聘为厂里的技术指导和专职质检员。2004年,地毯厂倒闭,段丽珍开起了织造厂,先后有3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她创办的织造厂内生产地毯。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更多的人学习掌握这门传统技艺,段丽珍于2017年申请成立了地毯织造“名师带徒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开展带徒工作,作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带徒30余人。目前,已培养赵晓涛、杜美玲、高玉玲、赵会芹、常桂兰等多位徒弟成为盟级非遗传承人。
此外,段丽珍还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在保证阿拉善地毯织造工艺的前提下,先后开发出挂毯、车垫、沙发坐垫、马鞍坐垫等诸多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除拥有1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外,还在部分徒弟家设立了8处生产点,拥有地毯织造机具10台,各类图纸60余份,学习和织造地毯工人16人,年生产各类仿古地毯、挂毯、车垫、沙发垫等200余条,已成为阿拉善盟地毯织造行业中规模最大、知名度较高的一家。她说:“阿拉善地毯的魅力就在于手工制作,所以我们的创新只是体现在图案设计上,工艺还是沿袭最传统的做法,这样才能保留阿拉善地毯的特色。”
手工织造 历久弥新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沿用民间流传数千年的结扣工艺,精心手编而成。每编织一行,就要用刀将结砍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如此往复,从无停歇。这既是这项技艺的魅力所在,也是难度所在。段丽珍说,一个最熟练的工人,要做一块1米2长、2米宽的单人床尺寸大小的手工地毯,即便每天加班加点,差不多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段丽珍无奈地表示,因为地毯编织的难度较高,制作工时较久,因此很难找到愿意潜心学习的年轻人。如今,段丽珍的二儿子在工作之余传承了这门手艺,专门研究染色。这让段丽珍颇感欣慰,因为阿拉善地毯工艺复杂,在染色强度方面被行家首肯,艺人们从贺兰山戈壁采撷植物提炼染色剂,毛线没有受化学染剂的腐蚀,具有弹性强、光泽度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阿拉善地毯的一大特色。解放初,还采用大锅煮、水缸泡等方式,劳动强度很大。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还有一个特点是:地毯织造技艺具有越旧,使用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特点。造型设计,布局上四面多呈对称的格律体构图,由奎龙、角云、大小边、地子插花等组成,具有严谨、古雅、安定、稳重之感。内容取材于我国传统吉祥纹样,一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雕窗、椽绘等,如寿字、回纹等;二是生活用品,如琴棋书画、八吉祥、八宝等;三是自然景物,如云蝠、梅兰竹菊等。地毯色彩总的基调是淡泊清雅,加上神话传说中的吉祥纹样,使其更显古色古香。
阿拉善地毯瑰丽、大方,兼具实用性的同时又寓意吉祥安康,虽然销量少了,但是仍然在人们的心中有一席之地。像段丽珍这样的家庭工坊订单不少,街面上也有多家从事地毯售卖的专营店。自2018年以来,段丽珍在阿拉善定远营古城非遗展示区开设了近4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展示了70多条制作精美的阿拉善仿古地毯、挂毯等非遗作品。在展厅内放置木制织毯机,对徒弟进行现场教学的同时,还向大众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展览。目前,段丽珍还想着再找几个年轻的徒弟,让非遗手艺一代代传下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