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疆文化 > 多彩非遗

达斡尔族“抹黑节”:从民俗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农历正月十六,是达斡尔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抹黑节”,又叫“抹灰节”,达斡尔语叫“霍乌都如”。这一天,达斡尔族群众会一起抹黑灰、抹花鼻子,沉浸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共度节日。

  天刚刚亮,腾克镇达斡尔族老人鄂铁柱就早早地起床,开始准备今天需要用的黑灰,然后轻轻走到还在睡梦中的孙子身旁,在他们的脸上涂抹,期盼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平安。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起床了,他们给家里的长辈们施礼请安后,也给老人们抹上黑灰,全家人互相抹着,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随后,大家走出家门,与邻里们互相“抹黑”祝福。年轻人更是活跃,他们将手指粘上锅底灰,互相追逐着往对方脸上涂抹,现场一片欢乐气氛。

  为了能过上“抹黑节”,很多达斡尔族群众特意驱车从城市赶回农村,即便路途遥远,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敖英山便是其中一员,每年他都会提前做好筹备工作,然后赶回农村和大家一起过“抹黑节”。

  近年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深入挖掘以非遗为主的文化资源,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文化,越来越多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斡尔族“抹黑节”于2019年被列为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莫旗,庆祝“抹黑节”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老一辈带着小一辈,各民族不断深度融合,共同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抹黑节”也融入了新的元素,除了传统的“抹黑”活动,还增加了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项目。达斡尔族群众用独特的“抹黑”方式,传承着民族文化,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郑明 王伟)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