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地标——乌审旗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企业正忙碌地展示着蒙古族刺绣、皮雕技艺和手工银器制作,而在“你好,赛百闹”非遗传习所里传统游戏“点油钵儿”也被设计成便携桌游,成为新的文创潮品。鄂尔多斯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非遗创新传承的新发展路径。
平台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园激活产业动能

乌审旗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推动蒙古族皮雕、鄂尔多斯刺绣等非遗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园区通过免租三年等政策吸引60余家文创企业入驻,推出“小青马”、“萨拉乌苏”等系列IP产品百余种。同时串联非遗景区“乌审走马旅游度假区”,打造“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20%以上,非遗展演与赛事成为乌审旗一张新的文旅名片。
非遗焕新:从民间游戏到文创“潮品”
“点油钵儿”是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百年的民间游戏,玩家需在松软土地上挖洞博弈,以石子为棋子,通过策略争夺胜利。
伊金霍洛旗非遗工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撖丽俊将这一传统游戏设计成便携式桌游,融入传统色彩与工艺,使其兼具文化内涵与娱乐属性。“‘你好·赛百闹’非遗工坊是立足于将传统技艺和现在的时尚审美进行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我们工坊里有很多项目,其中‘点油钵儿’是作为市级的体育比赛、那达慕、伊金霍洛旗职工运动会上的一个必须参赛的项目出现,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项目推广。”点油钵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撖丽俊说。

产业赋能:从手工作坊到构建产业链
伊金霍洛旗非遗工坊通过“非遗+产业”模式,构建竹柳编画、点油钵儿等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当地手艺人就业。工坊还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探索黄河流域传统色彩体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不仅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更探索出资源型地区文化振兴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