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十个全覆盖征文
您当前的位置 :北国风光 > 独家发布 正文   
扎鲁特民族文化展带您感受草原之魂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7 10:0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扎鲁特刺绣:手工艺术惊艳绽放民族瑰宝一枝独“绣”

  6月7日,刚刚走下民族歌舞专场演出舞台的高美香,向记者展示她身上穿着的蒙古袍。蒙古袍上刺绣的牡丹花像要去赶集一样,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此次民族文化展演,高美香在民俗短剧《扎鲁特婚礼》当中,饰演婆婆的角色。她的这套蒙古袍,就是专门为此次演出绣制的,花费了她5个月的时间。“刺绣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刺绣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高美香腼腆地说。

  今年56岁的高美香是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来自扎鲁特旗打造的民族刺绣重点区域——乌力吉木仁苏木。高美香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技艺,她缝制的靴子在此次民族文化展上展出,内蒙古大学一位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看后惊喜地说:“这是传统的绣法,现在已很少见了,非常珍贵!”

  此次展出的作品还有自治区级传承人斯日吉玛、刘英、乌英嘎,通辽市级传承人跑不了、吉木斯等设计的各种服饰和配饰,绚丽多彩、风格别具的民族刺绣让观众目不暇接。

  陈永胜告诉记者,扎鲁特刺绣源于元朝,缝纫技法上主要为签、绷、缭、缀、盘、雕、刺、贴、博等,形象朴实、精美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被自治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扎鲁特旗在刺绣艺术的传承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蒙古族退休干部斯日吉玛,花费4年时间,创作出版了《扎鲁特蒙古族绷纫技艺》一书,把扎鲁特蒙古族服饰、用具和修饰的多种刺绣技艺,编纂成册,保证了刺绣技艺的流传。同时,扎鲁特旗扶持成立了阿拉坦哈纳民族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培养刺绣、服饰制作艺人30多人,年生产服饰2000多件。扎鲁特旗还成立了乌力吉木仁苏木民族服饰表演队,一展扎鲁特刺绣、服饰的独特魅力。(记者 院秀琴)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7日12版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市地铁一号线乌兰夫馆站今日开工
“血液连接你我”
小小跳蚤市场 娃娃练摊当“老板”
快来看看这些保命神器!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文艺评论】一曲人民艺术家的赞歌
• 【散文诗】 那天下午
• 重温历史迈向未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欣赏
• 水墨神韵——呼和夫的草原人物画
• 【草原春秋】史前人类的“帽子”
• 【诗歌】致阿鲁斯:非科学论断
• 【诗歌】童 年(三首)
专题推荐
聚焦2016内蒙古两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 【专题】十三五蓝图
• 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 “一带一路”上的内蒙古色彩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